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将军 > 大唐天将军 第47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唐天将军 第472节

    当李隆基知道杨慎矜与史敬忠交往甚密以后,告知王鉷以后不要和杨慎矜这个亲戚来往。
    所以李瑄并不觉得杨慎矜会牵连他。
    因为杨慎矜是李林甫提拔的,李瑄只是和杨慎矜恪尽职守地办理一件案子。
    其余没有一次私下会面!
    如果这都算有关系,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早就下地府了。
    世人之所以杨慎矜是李瑄的人,皆是因为杨慎矜突然背叛李林甫,给予李林甫沉重打击。
    就算李瑄真被杨慎矜牵连进来,李隆基也会袒护他。
    “对了,是谁告发的杨慎矜!”
    李瑄忽然想起这点,向李琦询问道。
    “是刑部侍郎萧隐之告发。”
    李琦向李瑄回答道。
    “身为刑部侍郎,为何不亲自去抓,还假借京兆府之手。”
    李瑄和萧隐之不熟悉。
    由于刑部尚书裴宽是宰相,而刑部只有一名侍郎,所以萧隐之主事刑部。
    一般情况下,每一部有两名侍郎。
    “七郎,京兆尹韩朝宗近日疏远我!之前我们十分友善!”
    李琦的话很明了,因为李瑄回来闹的动静,使韩朝宗改变态度。
    韩朝宗是李适之调回长安的,看似是忘恩负义的举动。
    实际上在李适之名气一般的时候,韩朝宗先上书推荐李适之为秦州都督。
    现李适之罢相,韩朝宗不买李瑄的账很正常。
    韩朝宗就是这种刻板的官吏。
    “三兄,不必去管韩朝宗,做好自己的事情。”
    韩朝宗只是京兆尹,威胁不到他。
    杨慎矜自取灭亡,让李瑄非常生气。
    因为杨慎矜让他左右为难,变法在即,文武百官认为杨慎矜依附李瑄,如果李瑄不帮杨慎矜说好话,那些想跟着李瑄干的文武大臣,难免寒心。
    “李帅,有青衣奴仆在门外塞一封信件,说是给您的!”
    就在这时,罗兴拿着一封信件进入屋内。
    李瑄打开信件,看到是杨慎矜求救信后,冷哼一声:“他还知道不方便来宋国公府找我?”
    李琦也知道这是杨慎矜的信件。
    如果此时杨慎矜来找李瑄,是给李瑄找麻烦。
    李瑄仔细观看信件。
    杨慎矜在得知史敬忠被官府抓起来后,害怕极了。
    因为他与史敬忠的事情被抖出后,他有家破人亡的风险。
    杨慎矜向李瑄解释他有不得已的苦衷,请李瑄在圣人面前为他说请。
    “这个杨慎矜,他与妖僧史敬忠厮混在一起,东窗事发了,找我来其说请?”
    “少陵原上父亲坟墓旁的草人流血?所以就把史敬忠又找回来祈福。杨慎矜是猪脑子吗?竟然相信草人流血这种说法?”
    李瑄罕见的发怒。
    他突然想起来,历史上好像有玄奇的记载,杨慎矜的父亲杨崇礼坟墓区域草人流血。
    但李瑄不信这么玄奇的事情。
    要么是草人上因意外什么野兽的血液沾染上,要么就是有人刻意而为之。
    “一定是这个史敬忠故弄玄虚,将牲畜血液弄到草人上,又故意让信奉此道的杨慎矜得知。杨慎矜不得已请史敬忠去祈福。史敬忠也因此赚杨慎矜钱财。”
    李瑄笃定史敬忠是骗钱骗色的妖僧。
    古今妖人将达官贵人耍得团团转的例子可是不少。
    这类人依靠“玄奇”和小把戏,游走在达官贵人之间,骗财骗色。
    他们无一例外,都掌握一定道、佛、易等理论知识,且有着三寸不烂之舌。
    “三兄,去审讯史敬忠,让他承认在杨崇礼的坟前草人上泼洒血液,用以迷惑大臣。”
    李瑄向李琦说道。
    “七郎,如果史敬忠不承认呢?”
    李琦向李瑄反问。
    “告诉史敬忠,如果他言图谶,必死无疑。承认他做过此事,或能保住一命。”
    李瑄向李琦回答道。历史上的史敬忠也没嘴硬到最后。
    如果史敬忠以此骗杨慎矜钱财,李隆基最多训斥一顿看杨慎矜。
    前提是杨慎矜能兜住。
    兜不住就没办法了。
    历史上杨慎矜的下属,杨慎矜兄弟、姻亲,都被李林甫的爪牙一顿狠收拾,杨慎矜也被陷害。
    “好!不过我只是京兆府的少尹,韩朝宗或会阻止我,也许他们现正在审讯史敬忠。”
    李琦向李瑄说道,官大一级压死人,韩朝宗干了三年多的京兆尹,威望深厚。
    “告诉韩朝宗,听信战争的流言蜚语,在终南山修建房屋,这样的事情对吗?”
    李瑄有手段拿捏韩朝宗。
    韩朝宗其实和杨慎矜差不多,也是一个信奉“玄学”的人,或者此时大多数人都对“预言”深信不疑。
    历史上韩朝宗被贬主要是因为听信战争流言,在终南山上造房屋,准备在战争来临的时候避难。
    可想而知李隆基的恼怒。
    因为蝴蝶效应,韩朝宗现在好好的,说明还没人告发他。
    李瑄相信韩朝宗一定干过这样的事情。
    就像杨慎矜作茧自缚一样。
    杨慎矜不仅主事御史台,还兼任太府卿,是李隆基眼中管理府库的能手。
    这种基因传自他的父亲杨崇礼。
    因为杨崇礼为李隆基管理太府二十多年。
    以至于太府卿的位置,成为杨家的祖传官职。
    不论杨慎矜怎么变迁,太府卿的位置不变。
    可杨慎矜做出最让人难以容忍的事情。
    李琦虽疑惑,但他是照李瑄的吩咐去做。
    李适之吩咐他们兄弟,朝堂上一切事情都要听弟弟的安排。
    李琦离开后,李瑄气定神闲,继续看书。
    “李帅,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杨钊求见。”
    亲卫又向李瑄禀告道。
    “让他进来。”
    平时杨钊一直跑到李林甫府邸拍马屁,现在却来宋国公府。
    李瑄放下书,去往前厅。
    “拜见天水王!”
    杨钊一到前厅,就向李瑄拜见,毕恭毕敬。
    “免礼!杨度支随意看座。”
    李瑄让杨钊起身,心想着难道他知道杨慎矜惹上大麻烦了?
    不应该啊!
    除非杨钊在京兆府有眼线。
    “以天水王的尊贵,却屈尊在如此小的宅院中。那李林甫能力和地位皆不如您,却享受如宫殿一样的府邸,光是他府邸中嘉猷观,就比宋国公府庞大。”
    杨钊一入座,就口无遮拦地贬低李林甫,来抬高李瑄。
    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投机取巧用到极致。
    “别这么说,我只是御史大夫,怎么能和首席宰相比较呢?”
    李瑄太了解杨钊了,但他还是顺着杨钊的话说下去。
    “您携带诸葛亮剑,掌天下大半的兵马,朝堂上人人佩服您的功绩。李林甫连采访使都不能推荐,策令无法通过三司去实施,哪还有首席宰相的风范?您不久以后,必能取代他。”
    杨钊继续向李瑄说道,这话要是被李林甫听到,必定会拍死杨钊。
    但杨钊见堂中只有他和李瑄二人,哪怕骂李林甫祖宗十八代,李林甫也不可能知晓。
    杨钊能拿捏人的心理,通过这种出言不逊的话,让人觉得杨钊是“自己人”。
    他是一个投机者,只要能让他往上爬,他会放下一切礼义廉耻。
    李瑄要施展影响天下的政令,看似遭到大臣们的非议和反对。
    但杨钊看到的是李瑄对圣人的影响力。
    只要李瑄在圣人面前为他说一句好话,他就能飞黄腾达。
    “度支郎”虽尊贵,但远远无法满足杨钊的胃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