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 第136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6章

    “养自己孩子怎么能成,得养别人的孩子。”王贵人本来只是随口一说,话赶话说到这里,心中不由一动。
    她站起身,跪在皇上面前:“皇上若不嫌弃,可将嫔妾所生长子寄养在太子妃身边,直到太子妃有孕。”
    若太子妃果然怀上了,那便是胤禑功劳。若没怀上,胤禑养在太子妃身边总比养在高位妃嫔那里好。
    王贵人是康熙自己在南巡途中看上的,也是他奶兄,苏州织造李煦表妹,进宫之后十分受宠,到此时已接连生下两子。
    长子胤禑今年四岁,正是可人的年纪,也好养熟。
    “难为你舍得。”康熙起身将人扶起,心中很是动容。
    他宠爱王氏,奈何王氏出身太低,给不了多高位份,便让她自己抚养两个孩子。
    后宫对此,颇多微词,尤其四妃时不常便要拈酸吃醋,拿王氏说事,找她的麻烦。
    弄得康熙想找个高位妃嫔养王氏孩子,一时半会儿都找不到合适的。每每提及此事,王氏总要神伤,暗自垂泪。
    恐怕两个孩子受人苛待。
    太子妃婚后无子,出身好,地位高,在娘家带过两个妹妹,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隔日,康熙传太子和太子妃过来,说起了抱养之事。
    胤礽不愿意。
    他和掌珠还年轻,又不是生不出孩子,实在没必要这么早抱了别的人孩子来养。
    抱养这种事在宫里很常见,一般都是多年无子高位妃嫔抱了低位妃嫔儿子来养,积攒与孩子的缘分。
    比如孝懿皇后抱养四阿哥。
    他与掌珠成亲才两年多,有大把的时间生孩子,可皇上去年又是送唐卡又是送观音,今年更离谱,居然送了一个儿子过来给掌珠养,是不是太过分了!
    想着胤礽沉下脸:“让嫂子养小叔子算是怎么回事,传出去好说不好听,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胤礽不高兴,康熙还不高兴呢。
    当初破例将太子妃留在毓庆宫,太子是怎么跟他说的?多生几个嫡孙给他,两年多过去了,嫡孙呢?
    一个都没生出来!
    考虑到太子妃炮制出青蒿粉和青霉素,于社稷有大功,他又送东西又送人,连宠妾儿子都舍了,太子应该感恩戴德才是。
    胤礽这是什么表情?
    嫌他管太多么,还是翅膀硬了,觉得自己管不得!
    康熙也沉下脸。
    石静看看胤礽,又看皇上,终于想起十五阿哥是谁了。
    十五阿哥胤禑是康熙朝中晚期最受宠妃嫔,现在王贵人,将来的密妃王氏所生第一个儿子。
    九龙夺嫡拉开序幕的时候,胤禑十六岁,并未参与。等到雍正朝,胤禑没有得到重用,基本上都在守皇陵。
    但胤禑与历史上的太子妃有些关系,因为他娶了太子妃妹妹为嫡福晋,是太子妃妹夫。
    胤禑今年四岁,比石青小八岁,比石争小一岁,多半是娶了石争去。
    有清以来,两个皇子做连襟,特别其中一个是太子情况,几乎没有。
    康熙皇帝能让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娶了太子妃幼妹,可见对太子妃认可与看重。
    给幼妹养夫君么?石静觉得也不是不行。
    就在她准备劝说胤礽答应下来的时候,眼前忽然一黑晕了过去。
    胤礽还在与皇上对峙,余光瞥见石静似乎想要拉他的袖子,结果没拉着,人就软倒在太师椅上。
    他腾地站起身,握住石静手喊她名字,对方合着眼没有回应。
    康熙注意力始终在胤礽身上,见他忽然起身不自觉朝后靠了靠,顺着胤礽动作才发现太子妃昏了过去。
    “传太医,快传太医!”胤礽脸白如纸,额上青筋蹦起多高,只知道拉着太子妃手喊她名字,声音里带着哭腔。
    这一幕看在康熙眼中,让他不由想起元后病逝时自己。
    明知道元后已然去了,手在变凉,却不想松开她手,期盼着她能再睁开眼再看看自己,再看看他们的孩子。
    任凭周围人如何劝说,他都不为所动,心里眼里全是发妻。
    大婚之后两年多,元后无所出,太皇太后联手太后明里暗里给元后施压。
    他为保护元后,当众顶撞太皇太后,被罚去奉先殿跪祖宗。
    好在快到第三年的时候,元后终于遇喜,并于次年生下长子承祜。
    可惜好久不长,四年后承祜病逝,元后差点跟着去了。
    转过年三藩叛乱,太皇太后再次向元后施压,催她快些生出嫡子,稳住前朝。
    他为了保护自己妻子,放弃筹谋已久的御驾亲征,改为在后方督战,一度丢掉大半江山。
    元后也没让他失望,很快怀孕,可正是这一次生产,让他们天人永隔。
    痛失爱妻那种钻心的疼,康熙至今还记得。
    轮到他们的孩子娶妻,他怎么就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明知太子妃心思重,还不断给她施压,这回更是在她水土不服,极度不适的时候把人叫来训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康熙懂,却没有做到。
    水土不服说轻也轻,说重也重,严重是可以要人命。
    如果太子妃在这里出了什么事,胤礽大约会恨死他吧。
    康熙站起身,在毡房里踱步,耳边全是胤礽焦急地呼唤,一声一声掌珠,仿佛炸雷劈在他心尖上。
    所幸随行太医很快到了,不等吩咐立刻取出手帕搭在太子妃腕脉上,摸了左边脉摸右边,眉心皱起能夹死苍蝇。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这个孩子来得太及时了。
    第76章 孕中事
    “太子妃没事儿吧?”康熙看了胤礽一眼,只见他额上全是细汗,正汇成水流漫到眼尾。
    太医也不确定,又喊了另外一个随行太医过来诊脉,最后两人齐齐沉默了。
    顶着皇上的眼刀,最先赶来的太医颤声开口:“太子妃脉象复杂,恐怕要等回京之后,请黄院正看过再说。”
    黄院正年纪大了,经不起颠簸,向皇上告假没有跟来。
    他虽是黄院正的徒弟,却没怎么给太子妃诊过脉。可他听师父说起过,太子妃身有热症,脉象复杂多变,偶尔还有滑脉出现,诊脉要慎之又慎。
    皇上盼嫡孙盼到眼蓝,宫里无人不知。万一诊错,让皇上空欢喜一场,恐怕小命不保。
    还是稳妥一点好。
    “庸医,都是庸医!”康熙没说什么,太子先急了,“都拖出去,斩了!”
    听说自己要死,不管同伴如何明哲保身,第二个赶来的太医忙跪下道喜:“恭喜太子,贺喜太子,太子妃遇喜了!”
    反正都是一死,能活一天算一天吧。
    毡房里顿时安静下来,康熙清楚地看见太子眼中清晰恨意在听完这一句之后瞬间冰消,转而双眼通红地趴在太子妃身上低泣。
    当年元后病逝的时候,他也曾这样恨过太皇太后。
    他不怪太子。
    此时此刻,康熙心里只有心疼和后悔。
    心疼太子走自己的老路,虽然太子妃只是晕厥,却好像经历了生离死别。
    后悔给这对小夫妻太多压力,才让太子像当年自己恨太皇太后那样恨上自己。
    好在太子妃是个有福气,不但人没事,还遇喜了。
    不知睡了多久,石静被一声一声贺喜吵醒。
    她睁开眼,映入眼帘,是一群小宫女跪在胤礽面前道喜,胤礽笑着给赏。
    “多谢太子爷赏!”小宫女们各得了一个大大封红,人人脸上都带着惊喜和笑容。
    “太子爷,太监和内侍们都在外头跪着,要给您道喜呢!”
    说着李德福自己先跪下了:“奴才祝太子爷和太子妃子孙满堂,瓜瓞绵绵!”
    胤礽哈哈大笑,亲手拿了一个封红赏了李德福。
    出了什么事?怎么自己晕倒了,人人都好像很高兴。
    石静动了一下,芳芷才发现她醒了,眼中含泪将手里大封红收入袖袋,哽咽着说:“恭喜太子妃得偿所愿,怀上孩子。”
    啊?难道她……
    石静忍不住低头看自己的小腹,眼前一片模糊,内心却如释重负。
    这个孩子来得太及时了!
    毡房很大,胤礽站在门口发红包,听见身后有动静,回头朝石静看过来。
    对上石静含泪眼,他转头把发红包的差事交给李德福,跑到床边嘘寒问暖。
    又是喂水,又是喂饭,知道的是石静遇喜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她生活不能自理了呢。
    也不知是心中大石落地,还是最初难受劲儿过了,接下来几日,石静吃得饱睡得着,除了有些嗜睡,基本恢复如常。
    好几次她都忘自己是个孕妇。
    这几日,每天都有蒙古王公家女眷过来道喜。纯禧公主和荣宪公主更是常客,偶尔淑慧大长公主也会过来串门。
    “之前封红包得太大,现在可好,蒙古各部的奴才都来道贺,我带赏钱都快花光了。”石静捏着干瘪的荷包,忍不住跟胤礽抱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