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百合 > 惊山语 > 第45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5章

    “应该索要轮回。”
    妖王眯着眼看他,心里忍不住冷笑,自己难道不知道妖入轮回会是个什么下场吗?
    “想来阁下非泛泛辈,目光却这般浅。”
    白袍者听了也不恼,无所谓他怎么说,伸手掌心立着个白净瓶,瓶身细光粼粼。
    瓶中插着一枚柳枝。
    “亶渊器!”妖王大惊失色,复而又迅速冷静下来,“不,不可能……”
    “当然不可能,世间还没有人有从褚源盗出亶渊器的本事。”他语气中藏着戾气,“这是镇玄铁啊。”
    长宫壁龛上那些被吹灭的油灯莫名又重新燃起,周围压迫感减弱。
    “呵,又是虚相化本。”妖王察觉到他不似方才,想必是快支撑不住。“自寻死路。”
    妖王坐在位上刹那伸出手掌贯穿他的身躯,伤口未溢血,反而在他收手时立马愈合,连衣料都没伤到半分。
    “雍冥鬼主!!”
    白袍人笑吟吟道:“是我。”
    第41章 睐山序(三)
    潇湘徊北鹤,唳尽声中清苦意。
    红叶阑珊,初秋的雨水太细密,浸透林间泥尘。山涧溪流衍生萧条意。
    清平堂前就能闻得泉声,被秋雨牵引着,撞在石壁上如碰瓷碎。
    医馆门依旧似往常敞开,秋雨后独有的湿泥混着枯木的气味缓缓飘过来。
    秋中景明。
    林疏桐趁着得闲清点药柜中药材是否缺乏或腐坏,另一位静坐在她身旁默看那刻在墙上的医书。
    “彼子、莽草、楝实、乌韭、鬼臼、贯众、梓白皮、石长生……这些都是山谷生的草药。但医书上还记载有生川泽、平泽、池泽等地的药物我这却不曾有过。”
    林疏桐将药柜里的药材整理妥当,顾淮音伸手扶她在身旁椅凳上坐下。
    “我怕万一用的上却拿不出来……”
    顾淮音轻声安慰,“别担心,世间两极相辅相成,例阴阳相存,祸福相依,愈病自然也是相应而生的,即生长在山谷腹地的人难得川泽之畔的病。疏桐何须执着药物寡众呢?”
    “淮音究理竟得如此境界,枉我学医多年,今自愧不如。”林疏桐侧头问她,“淮音这般博文,先前有读过什么书吗?”
    顾淮音还没忘记之前说过感觉自己伤了脑子的事,还以为她是在试探,于是挑了个不出破绽的话解释给她听。
    “我在清平堂里常闲来无事,便会时刻看看墙上刻的文字,受益匪浅。方才所言不过从字里行间换了个说法,拾人牙慧不算究理。”
    顾淮音终于问出心里积攒许久的疑问,“不知清平堂里墙上百经,是从何而来?”
    “是我父亲刻的。”
    林疏桐静默一瞬,抬手摸了摸脸上白布继续答道:“我母亲早逝,上下无兄弟姊妹,只与父亲相依为命。”
    “我自年幼从父学医。当时目尚明,却因顽劣不肯勤勉学书。父亲斥责我,将家中藏书尽数刻在墙上,要我时刻警醒。
    我十五那年得了重病,双目因此失明,后来愿意潜心学医时只能用手去摸索墙上文字,可惜无处悔改。我失明后没过多久,父亲一次外出采药,就再也没回来。”
    顾淮音听她说得心中沉闷,恍惚能看见她眼裹白布不能视物,孑然一身,为解学中困惑手指一点一点在墙上摩挲。
    忽而门外传来阵阵拄拐声把二人思绪打断。
    “大夫!大夫!”是个老翁,声音急促。
    天上愁雨未歇,他没掌伞来。
    面容枯槁,白发散乱。在入秋泛寒的季节里身着单薄乌灰破衣,外衣已经被雨水浸湿了,拄着的木棍像是随手从路边捡来的。
    林疏桐慌忙起身前去问,“出什么事了。”
    顾淮音扶着这老翁生怕他摔了,提了木凳来给他坐。
    这老翁根本没闲心坐下,颤颤巍巍打开手上紧握着的皱巴巴的粗布块,里面是双手能数过来的铜板。
    声色哽咽:“求大夫救救我孙女!”
    说罢便要跪下,老人家身体哪里经得住行这般大礼。
    顾淮音搀稳他,耐心道,“老人家莫要心急,林大夫医者仁心断然不会见死不救。此时纠结礼数会误了时辰,先带我二人去看看吧。”
    “好,好……二位随我来。”
    路程不远,但难在崎岖。
    林疏桐虽盲,但多年采药行山路已经习惯,所以行路途中没有不便之处。
    顾淮音放下心来,只用照顾这老人家腿脚,倒也不会左支右绌。
    山阴雨疾折枝苦。
    即便在秋,林间竹叶仍绿,如韧剑挑破天上落下来似玉珠的雨滴。
    破败茅檐兜不住雨水,滴答滴答在茅草屋里落个不停,地上尽是大片大片水渍,难有落脚的地方。
    角落里一张低矮的旧木床,空中隐隐霉腐气味。
    单薄发灰的被褥下孩子小小的身躯不停发颤,脸颊通红,是发高热引起的症状。
    林疏桐上前诊脉,“这孩子发热有多久了?”
    老翁佝偻着背,言语紧张又担心:“从昨天晚上身上就开始发烫,一直哭闹到天亮才停。”
    “大夫一定要救救我孙女啊!”
    这孩子速脉震指,像是着凉染上寒气导致的,病来得急了些,但不至于危及性命。
    林疏桐从医药箱里拿出些许干艾草,揉成锥形放在这孩子穴位上点燃,几缕轻烟过后,在艾草燃尽前取下以免烫伤皮肤。
    一番功夫下来,这孩子烧就退去大半,身上也不发颤了。
    “老先生不必担心,孩子已经没事了,我这里开几副药先煎着吃,回头若是吃完了没痊愈再到清平堂里取就是。”
    老翁颤巍巍地扔了拐,朝她作揖,“林大夫大德,老身在此拜谢。”
    “老先生使不得。”林疏桐招不住这架势,她看不见,于是只能无措站在原地。
    顾淮音明白她的意思,双手把这老翁搀起,又拾起拐杖稳稳当当交到他手里。
    她也嫌这气氛太严肃,忍不住出口打趣缓和:“哪有长辈向晚辈行大礼的道理,林大夫要是真受了是要撞霉的。”
    老翁悻悻收手,从怀里重新掏出了那块布裹着的几枚铜板。
    裹着厚茧粗糙发皱的手把铜板交到林疏桐手里:“实在是拿不出手,但家里上下只有这点……还请林大夫不要嫌弃。”
    林疏桐仍是推拒,她知道这家人处境艰难,虽只不过几枚铜板,但她既不想收又不想让老人家心里过意不去。
    于是叹口气换了说辞,“您是知道我处境的,睐山中人连见我一面都嫌晦气,哪里还愿意将东西卖给我呢?这钱财于我无用的,您收回去吧。”
    老翁闭目不言,好一会才道:“他们不识大夫心仁,只光顾信那些无稽之谈。”
    林疏桐苦笑摇头。
    顾淮音听着二人对话奇怪,心道:到底她身上沾了什么‘无稽之谈’,竟叫整个谷中人对她如此忌惮。
    林疏桐知道不收他钱财,老人家心里势必不安,复又轻声言。
    “我年幼目明时,常常眼馋您屋前梨树上结硕大莹润的果子,想念至今,但怕您会忌讳我身上不详所以一直不敢向您开口,今日斗胆向您讨几个果子,就当是拿这几副药换的,您看成吗?”
    “自然成的。”他又怎会不知是这大夫心思,不想为难自己。
    才入秋不久,树上结的果子能有几多几大,挑挑拣拣也不过半篮子看的过眼的。
    “唉……惭愧。”
    林疏桐从容接过这半篮梨果,笑意浅浅,“多谢老先生,我就不叨扰您照顾孩子,先回清平堂了。”
    回清平堂时雨已经停了,但路上湿滑依旧难行。顾淮音收了伞,伸手小心搀扶着林疏桐。
    “睐山脚下湿气重,日月不盛。墙上经文说人长处这样的地方易沾小病,谷中只有一间医馆,为何谷里百十来户却鲜少有问病者?”
    顾淮音在她身侧偏头轻声问,“也是因为穷苦么?”
    “不算是,谷中人若真的得了什么大病,大多也不会来我这看。”林疏桐虚扶着她的手,“山谷南北共两家医馆,北边溪头清平堂,南边溪尾齐仙阁。”
    原本谷中是只有清平堂一间,彼时林疏桐还未出世,她父亲收了个学医的徒弟名叫卞章州,后来这徒弟分出去,自建齐仙阁。
    “哦?清平堂有如此女菩萨都门前冷落,难道那齐仙阁里住的是什么救苦救难的活神仙么?”
    林疏桐知道她在拿自己打趣,忍不住嗔责,“淮音!”
    分了神没注意脚下砾石散乱潮湿,脚步稳不住往侧边栽倒。
    顾淮音手上还握着伞和半篮梨,只能勉强腾出只小臂去挽她的腰以防她摔倒,连着人一齐往怀里带。
    衣料摩挲,顾淮音被她撞得闷哼一声。
    林疏桐还没缓过劲来,只能就着这不尴不尬的姿势回揽住她的颈,脸与脸之间贴得极近,鼻梁无意蹭到她脸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