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综合其它 > [历史同人] 大秦地府日常 > 第207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207章

    “朕可以避开旁人留下陪你。”
    扶苏轻哼一声,不吃这个大饼。
    他生前没机会和阿父一起驾崩,这次他坚决拒绝独自留下,哪怕阿父用别的身份陪他也不行。
    始皇便明白了。
    他家太子还和小孩子一样,就想当个被阿父庇佑的小崽。阿父要是换了身份陪他,他就得被迫站出来独当一面了。
    始皇无奈又纵容地看着他:
    “你都多大的人了,何时才能成熟稳重起来?”
    被遗忘的涉间:……
    涉间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这些不适合他听。
    涉间努力回忆了一下他们太子殿下日常的表现,亲爹不在的时候还是挺成熟稳重的吧?原来陛下喜欢这样的,难怪太子整日不着调。
    也对,长大成熟的儿子固然让人欣慰,稚嫩需要自己呵护的幼子更叫父亲怜惜。
    涉间:学到了!
    虽然学这些好像也没什么用的样子。
    涉间找了个借口溜出去,正好借此摆脱陪陛下下棋的苦差事。棋技太差真的很难,希望陛下以后还是多找文士们下棋吧。
    悠闲的春日时光结束得很快。
    曹操让人去接了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如今兖州已经尽在他掌控,曹操认为其他地方不如兖州安全,自然希望家人都来此地定居。
    人马早就出发了,结果春日结束他们还没抵达。即将入夏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说是两人遭到了陶谦部下的追击,险些命丧当场。
    据说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幸好偶遇了秦氏的部曲。
    似乎是秦梓桑的妻子病逝,部曲奉命将其幼子送来与父亲团聚,没成想路过徐州会偶遇遭受追杀的曹家。
    于是秦氏的人和曹氏的人联手,击退了来犯的徐州士兵。
    只是刀剑无眼,曹操的父亲和弟弟到底还是受了重伤,如今被迫留在兖州和徐州的交界处休养。
    秦氏部曲中有一名小将快马加鞭,将口信和消息送了过来,众人才知道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曹操当即派人前去接应,又大怒地表示必要让陶谦血债血偿。虽然他亲眷还活着,但重伤也是受了罪,不把陶谦也砍成重伤他难解心头之恨。
    曹操眼泪汪汪地抓着始皇……没抓到,转而去抓住扶苏的手,情真意切地感激道:
    “梓桑!此次多亏你们了!”
    要不是秦氏恰好路过,他父亲和弟弟肯定要命丧当场。再想到梓桑的妻子最近也逝世了,曹操的眼泪流得更凶,心想他们两个都是苦命人。
    扶苏努力把手往外抽:
    “使君不是要出征徐州?还是快些准备吧,免得陶谦那边意识到事情败露,做足了防备。”
    曹操这才松开他:
    “是了,操这就去!”
    还有他重伤的亲族,得赶紧护送回来。只有在昌邑才安全,有先生坐镇,谁也动不了他们。
    等人都散了。
    戏志才叫住郭嘉,意有所指地感叹:
    “这可真是太巧了,曹家恰好遇到了秦氏之人。”
    郭嘉还真不知道这件事里有没有内情,虽然心里有所猜测,但面上滴水不漏地回应着“确实很巧”。
    戏志才见他滑不溜丢,干脆挑明:
    “此次出征,只怕危险重重吧?”
    郭嘉和他打太极:
    “是吗?那志才要不要考虑留下来,这次就不随军了?你身子骨那么差,若是再生一场病,那该如何是好?”
    戏志才:……
    第70章 小问题,早有预料
    戏志才气笑了,这个郭奉孝,不说实话也就算了,还拐弯抹角要把他也挖走。
    郭嘉见状,赶紧把人拉到一边:
    “唉,志才,既然你已经发现了不对,那我也不瞒你。曹孟德虽有枭雄之姿,奈何不幸遇到了嘉的主公,日后只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为了小伙伴的前途考虑,郭嘉觉得有必要劝志才迷途知返。
    戏志才肯定不是第一天意识到不对了,他又不像荀彧那么忙,应该早有察觉。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他都没有向曹操告状,显然是有所考量。
    要么是为了好友情谊,选择隐瞒。要么就是心中产生了动摇,于是默默考察数月,看秦正是否为明主。
    郭嘉认为,前者可能性不大。
    再怎么是好友,如果真心追随一位主公的话,发现这么严重的事怎么可能瞒着?
    顶多是私底下劝好友回头是岸,然后坦然表示自己肯定会告密的,以后大家兵戎相向时不要伤了情分。
    端看戏志才之前都按下不提,今天突然跑来挑明,就能猜到戏志才其实就是来投诚的。
    约莫是考察了这么长时间,觉得可以跳槽了。还在思索怎么找机会提出此事呢,正好碰见曹孟德要带兵出征,简直天赐良机。
    郭嘉笑吟吟地反问:
    “志才正烦恼于如何拒绝随军出征,嘉替你想到了个好借口,你不感激,还怪嘉对你有所隐瞒。”
    要是戏志才想改投,这次就不方便跟曹操乱跑了。
    秦正眼看着就要夺取兖州,两边迟早打起来。到时候戏志才里外不是人,曹操问策他是说还是不说?
    戏志才叹气:
    “郭奉孝啊郭奉孝,你知道的太多了!”
    他就问了那么一句,奉孝便心思玲珑地弄懂了他的想法。而后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真是聪明得让人生气。
    郭嘉得意地拍拍他肩膀:
    “主公那边,嘉去替你说一说。曹孟德这头,就得你自己解决了。”
    戏志才点点头:
    “那是自然,不好拖旁人下水的。”
    任何人去替他开口把他留下,都容易落人话柄。
    偏偏戏志才之前有点拼命三郎的架势,为了立功日夜操劳,根本不可能因为日后会生病就自请不去随军。
    所以戏志才想要脱身,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跟着曹操走。曹操急于复仇,应该会令大军急行,届时戏志才自己大概率会生病。
    生病之人无法快马加鞭跟着赶路,只能留在后面慢慢走。而曹操恐怕会叫他先在原地休养一阵,身体好了再跟来。
    郭嘉暗示他可以在原地多养几日的病。
    戏志才心下了然,拖到秦正发难后,兖州会脱离曹操掌控。到时候他这个留在兖州的曹操谋臣,就能顺理成章地被“抓”回昌邑了。
    秦正自己不好干这种事,所以约莫还有个替罪羊。
    戏志才心里盘算着这些事情,回去收拾行囊了。
    没两天,大军开拔。
    但令人意外的是,荀彧这次没有随军。不知道是否荀文若察觉到了异样,选择了留在昌邑坐镇。
    曹操手下还有别的谋臣,可以替他调度粮草,倒也不是非要荀彧跟随。
    历史上这一次荀彧就没有随军,反而待在济阴郡的鄄城。不过那个时候曹操将兖州治所从昌邑挪到了鄄城,所以荀彧留守此地很合理。
    后来兖州易主时,唯有几座县城还在曹操掌控中,其中就包括鄄城。
    这次曹操当上兖州牧之后没着急挪。
    一是当时秦氏父子在昌邑附近,他还没把人笼络到手。挪到北边的鄄城之后,互相之间来往就更不方便了。
    当时曹操曾经打算过,如果秦正不肯出山,自己可以主动过来问策。而转移了州府治所,以后跑来会很费劲。
    二是因为兖州士族在背后劝阻,陈宫和曹操的矛盾经过挑拨越发深厚。既然如此,兖州士族当然不乐意曹操把班底挪去更接近他大本营的东郡附近。
    再加上吕布跑去占了东郡,导致原本安全的鄄城反而变得不如昌邑安全了。
    而与此同时,曹操和东南边的徐州打了起来。
    鄄城不如昌邑靠近徐州,战时挪治所不方便不说,也会给自己打仗调粮增添麻烦。一来二去,就拖到了现在。
    陈宫试探荀彧:
    “文若这一次为何留守昌邑了?”
    荀彧目光沉静地看着他,似乎要将这个人看透:
    “昌邑距离徐州不远,在此地行事也算方便。且大军走得急,许多事情还未置办妥帖,须得彧留下善后才行。”
    陈宫心理素质极佳,被荀彧这么盯着也不心虚。大大方方地点点头,仿佛计划并未被打乱一般。
    然而扭头就去找兖州士族商量对策了。
    荀文若居然没走,那么想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夺取昌邑,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们原本的策略是迎吕布入昌邑,挟持城中的秦正等人。
    光一个秦正在,或者光一个荀彧在,他们可能还可以出其不意地取得成功。如今两人俱在,互相策应,只怕很难成事。
    荀彧已经开始调动昌邑的军队了,就好像在防备着什么一般。
    秦氏府邸中。
    郭嘉陈群等人也在商议此事。
    郭嘉头疼地说:
    “文若也太敏锐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