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综合其它 >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第17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第174节

    ***
    夕阳西下,天空渐渐泛起大片金黄色光晕,光逐渐从墙头消失前,光华街十五号的大门终于有钥匙声响起。
    随着脆响落下,施向明的身影出现在家门口。
    客厅玻璃窗前昏黄的灯光摇曳,屋里欢笑声连连,一听就是施飞英又在模仿动画片里的人叫唤。
    明明很吵闹,可紧绷的神经却像是忽然松了下来,心底缓缓浮现出一种名叫欢喜的情绪。
    “有开门声,肯定是你们的爸爸回来了!”
    温柔的声音飘来,施向明忽然莫名其妙地觉得委屈起来,甚至想马上靠到王念肩头吐诉工作的困难和难度。
    一想到这,他不由自主地翘起唇角笑了笑。
    才半个月没回家,就跟孩子似的一会儿开心一会儿难受,要是王念发现了还不得笑话他。
    “爸。”
    施飞英趴到窗上立刻高兴地大叫,下一秒就从沙发上跳下去,冲来打开了屋门。
    想念家人的不止施向明,三个孩子也像是久别重逢那样纷纷来到了门前迎接“一家之主”的回来。
    “爸爸。”
    “爸。”
    王念靠坐在沙发上,笑盈盈地看着施向明走进来。
    “吃饭了吗?”
    “没吃。”
    “那正好,我去炒菜。”
    经过时,王念忽地抬手往施向明嘴巴里塞了个什么东西,而后挑挑眉:“专门给你的。”
    “妈你给爸吃什么好东西了?”施飞英立即跳到两人面前,双眼紧紧盯着施向明嘴巴。
    要是敢动一下,下个瞬间估计就得跳起来大喊不公平。
    可惜施向明没给机会,糖进入嘴巴里的瞬间就化成了水,随着下意识吞咽动作流下了喉咙。
    别说施飞英想知道吃的什么,他也很想知道。
    没有味道没有气味,甚至舌头连什么质地都没感受到……就这么吞了下去。
    “小孩吃了会死的毒药你吃不吃……”
    门外幽幽传来句让施飞英龇牙咧嘴的回答。
    “去给爸放包。”
    半个月没见,几个孩子的个头好像又长高了些,施书文开口时施向明就没听出是自家老大来。
    嘶哑的嗓子犹如鸭子叫唤,分明到了男娃娃们都会经历的变声期。
    “把你们的作业本拿来我看看。”
    施向明脱下外套挂到门口衣架上,卷起衬衣袖口,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坐下,而是……检查三个孩子的学习情况。
    “……”
    刚才的激动顷刻间荡然无存,除了施书文依旧信心满满,其他两个就跟霜打了的茄子蔫吧了下去。
    “爸,你一回来就非得检查作业吗?”施宛嘟起嘴,怏怏不乐地扣着裤缝。
    原先她有好多好多话想跟爸爸说,现在就指望一会儿作业能顺利过关,要不周末就别想出去玩了。
    既然老二先开口,那第一个检查的当然也是她了。
    “把数学书拿来,我看看你的学习进度。”
    施宛:“……”
    趁女儿磨磨蹭蹭地去拿书的空挡,还抽空问施飞英:“这几天家里没事吧?”
    之所以选择问他,当然是因为这小子倾诉欲最强,家里有什么鸡毛蒜皮都能描绘得绘声绘色。
    只要不提作业,那施飞英就有说不完的话。
    “爸,你是没看见,咱家饭馆生意有多好……”
    最后一抹光亮渐渐暗了下去,夜晚伴随着香味笼罩了整座房子。
    第98章 贵宾
    东方红餐厅。
    红彤彤的招牌边一圈彩灯闪烁,非常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潮流,虽然白天根本看不出区别来。
    “你怎么就自己来了,餐厅的司机师傅还没出发呢!”
    说好下午三点接人,没想到王念两点就出现在餐厅门口,明显忙完饭馆午饭就急忙赶了过来。
    王念笑了笑:“早点来熟悉熟悉环境,免得到时候需要什么找不到。”
    “你这是……还自己带了厨具?”
    王念不是甩手而来,身后还停了辆小推车,车子上锅子砂锅菜刀应有尽有。
    “用顺手了。t”
    “师傅肯定有自己顺手的家伙,是我想得不周道,要不我该让司机早点出发。”
    “不碍事。”王念笑。
    这些锅具看似普通,可全是贡献度兑换出来的好东西,而且王念还自带了许多调料。
    “小刘,喊两个人来帮王师傅把东西送到厨房。”
    两个年轻厨师跑上来接过推车,老古领着王念先去餐厅里转了圈。
    餐厅外观看着朴素,内里装修得着实豪华。
    金碧辉煌的壁画熠熠生辉,名贵地毯踩上去一点声音都没有,甚至某个角落里的花瓶都是古董。
    要不是被邀请来掌勺,普通人一辈子都应该没有机会走上二楼。
    参观完餐厅,最后当然是今天来此的目的地——后厨。
    餐厅分为一厨二厨和三厨。
    一厨负责大堂,二厨负责二层和三层包间,而老古所在的三厨最为重要,政府接待宾客都由他们准备。
    三厨的厨房并不大,一排灶台外就是几张不锈钢操作台。
    “食材已经按照你说的都准备好了。”
    洗好的各种食材堆放在操作台上,旁边王念带来的调料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两个都是我徒弟,有什么事使唤他们就成。”
    两个年轻人也就十来岁,看着都很机灵,锅具竟都已经洗干净烧干了水分。
    “有需要的话我会麻烦他们。”
    “那你先忙着,我去跟经理说一声。”
    老古的主要身份是三厨总厨,平时还需要跟随经理接待重要来宾,专门负责讲解每道菜味型。
    穿上厨师服,挽起长了许多的袖子,再戴上厨师帽。
    王念习惯了从备菜开始,洗完手后理所当然就拿起菜刀开始切菜,倒是让两个已经做好心理建设的帮厨一时傻了眼。
    那把在两人看来有些小巧的菜刀在王念手上显得刚刚好,她食指抵在刀背上,握刀的姿势很特别。
    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影响到切菜速度,眨眼之间半片腰花就切好花刀,快得给人一种刀刃没离开过菜墩子的错觉。
    王念一边切猪肝一边扫视着备菜。
    今天的来宾说是想念家乡菜,通过其助理透露,老爷子经常念叨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一道菜是肝腰合炒。
    当年老两口要偷渡出国给家人找活路,临行前母亲把银耳环卖了买回两个猪腰子和一块猪肝,炒了这么道菜给他们践行。
    那道菜老两口记了大半辈子,可惜再也没机会吃到差不多的味道。
    大家都很清楚要想百分百还原味道绝无可能,王念思索再三只能从地域特色出发,尽量通过特有调料唤起味蕾认知。
    所以听说由来之后又拜托老古多问了几句宾客的祖籍地。
    就算肝腰合炒大部分川省饭馆都会做,但配料和口味还是会有细微不同。
    而老两口是环安县人,那里炒肉菜非常喜欢用到一种泡椒,哪怕不是泡椒菜系多少都会用到。
    四川泡椒王念就泡了不少。
    细长的鲜红色辣椒酸香冲鼻,斜着切成段之后特有的辣味飘散而出。
    用进化水泡的泡椒,颜色鲜亮不空,切出来不会软塌塌的。
    “王师傅。”
    “嗯?”王念一怔,抬头看向声音来源,发现说话的是两个徒弟中比较高那个。
    “您带来的那些调料好些我都叫不出名字,都是您自己做的吗?”
    “大部分都是。”
    王念说的完全是反话,其实大部分都是空间出产,只有耗油和蒜油出自她手。
    但……总不能说真话啊!
    所以只能反过来,将那些说不出配方的调料都说成自己所制,最后又加上句:“传下来的秘方”作为结束语。
    两人一听是秘方,果真不敢再细问。
    “你们吃饭了没有?”
    “没有。”
    别看厨师们各个都会炒菜,但员工餐肯定不是你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而是由二厨统一安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