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衙门对街小饭馆 > 第78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8章

    “三娘娘,你瞧瞧凤姐儿的衣裳好看吗?”
    前两日雪下得又大又急,沈家院子里积了厚厚的雪。
    沈锦书起了个大早, 叫沈雁回仔仔细细地打扮一番。见来人,她脚踩过雪,一路向着门口飞奔。雪太厚了, 即便是小小的身影, 也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 咯吱作响。
    “好看好看,凤姐儿眼下就像天上的小神仙, 是下凡来给我们送福运的。”
    荆三娘将沈锦书一把抱起, 左脸亲一口,右脸亲一口, 是怎么看都看不够。
    “嘿嘿......是阿娘给凤姐儿做的新衣裳,雁雁给凤姐儿梳的头。”
    沈锦书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咧着小嘴, 小脸红扑扑的,当真如同小神仙般。
    她今日穿的是赤色交领襦袄,其上不仅绣着软绵绵打盹,还绣着兔子们啃草, 就连团团都被沈丽娘绣在了衣袖旁。头上梳的是三丫髻,绑着几条金边云纹赤带。
    “祖母, 天亮了吗?”
    这是今日沈锦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想到元日一早便可以穿新衣,她便兴奋得怎么都睡不着觉。等过了子时, 隔一会儿就问陈莲一句, 隔一会儿又问一句,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 便欢欢喜喜地去沈丽娘的屋子叫她梳头。
    这自然被沈长生给拎了出来。
    沈丽娘的肚子已渐渐显怀,到了冬日里整个人觉得疲乏,最为嗜睡。如今正酣睡着,沈锦书却兴奋地嚷嚷,一把被沈长生拎去了外头。
    陈莲一早便要炖蹄膀,蒸糕,腾不出第三只手照顾沈锦书,那整个沈家就只剩下沉雁回了。
    沈雁回爱睡懒觉,窝在被窝里时,沈锦书在她耳畔叽叽喳喳,困得她半眯着眼给沈锦书绑头发。
    一趟头发绑下来,人自然也就不困了。见沈锦书整个人都精神奕奕,她揉了揉眼,给她抹了些胭脂,还在她眉心点了红点。
    如此打扮一番,真似那年画娃娃。
    沈雁回捏了捏沈锦书的小脸,觉得妹妹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生物。
    “呐,给小神仙的压岁钱。”
    荆三娘从怀中掏出一只鼓囊囊的赤色荷包,往沈锦书的衣领里头一塞,“外头街上好热闹,凤姐儿一会拿着压岁钱去买东西,想买什么便买什么。”
    “三娘娘最好了!”
    沈锦书在荆三娘的脸上吧唧一口。
    “明叔叔不好吗?”
    明成晃荡着他手里的荷包。
    “高手明叔叔,也好!”
    沈锦书也是吧唧一口。
    “咳。”
    “好官谢大人!”
    吧唧一口。
    沈家亲戚甚少,从前沈锦书收到的压岁钱只有陈莲、沈丽娘与沈长生的,再远些便是沈锦书祖父祖母的旁支。
    早些年还有些联系,这两年也渐渐断了。那时就因为沈锦书是个女娃娃,他们不喜欢,逢年过节就只给两三个铜板,如今更是连门都不串了。
    眼下她棉袄中塞了三个鼓鼓囊囊的大荷包,沈锦书心里头甜滋滋的,预备用完饭便跑去与桃枝巷的小伙伴炫耀,她定是桃枝巷收到红包最鼓的小孩。
    “雁雁,你的。”
    沈雁回手里也不得空,坐在院里的圆椅上,手中正搅拌着才熬好的米浆,软绵绵则窝在她怀里打盹,咕噜咕噜的也不知梦到了些什么。
    “好多钱啊。”
    虽说这荷包没有沈锦书那一只鼓,但沈雁回拉开抽绳,里头放了好几块碎银子。
    “原先答应你,去铜锣县帮忙,再给你包二两银子,我可没有食言。”
    米浆自然是没有银钱吸引人,沈雁回将几块碎银子摊在掌心排开,眼睛眯着弯弯月牙。
    “谢大人,我们今年能不能再去铜锣县公干?”
    “绝无可能。”
    “那好吧......”
    沈雁回长叹一口气,似有遗憾地将银子仔细收好,继续搅拌米浆。
    “我不让雁雁去,雁雁很失望嘛。”
    谢婴将另一只圆凳挪到身边,坐到了沈雁回对面,托着腮帮子瞧她。
    今日她也穿了一身新衣,与不往日不同,多了些赤色。
    眉目如画,唇色如樱。
    “不去铜锣县,我也每年都给你多包银子,好不好?”
    “好啊!”
    沈雁回那弯弯月牙又回来了,“那便不去呗......米浆给你,舅舅买了钟馗新符,还有舅舅写的春联,都给你去贴,也省得我搬凳子。”
    “好。”
    谢婴接过东西,甘之若饴般去了。
    那日雪后,谢婴的皮面似是越来越厚。
    新年伊始,他用了两日,便将县衙所有的公务处理个干净,而后给捕快们发了月俸,包了红包,速速放他们休沐。
    原先那位吴大人,让他们正月初一还来上值,即便无事可做,也见不得他们闲着。等回到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还有红包拿。如今不仅放得早,还给发红包,几个捕快恨不得泪洒当场,现场给谢大人编上几段传唱流芳。
    自此,谢婴每日便是县衙与桃枝巷两点一线,日子过得十分舒爽,难免有些怪到了圣上,何不将他早早贬官至此。
    “莲姐,你炖的蹄膀好香,你教教我如何炖,日后我也炖给我儿吃。”
    院中的火炉上正炖着一只大蹄膀,透过气孔,能闻到丝丝肉香。
    陈莲掀开锅盖,用竹筷试了试软烂后,便将煮熟又用油煎过一遍的一盘子鸡卵倒进去。
    锅盖一掀,水汽蒸腾,蹄膀已经被豆酱上了色,伴随着咕嘟咕嘟的冒泡声轻微抖动,一时间香气四溢。
    “我炖了几十年蹄膀了,还是第一次有人要我教怎么炖。”
    陈莲往里头撒了些盐,将锅盖重新盖好,“炖这东西不难,三娘,一会儿我将里头放的东西都抄一份给你。”
    荆三娘很是自来熟。
    第一次来桃枝巷,便带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就连在漠北置办的皮子,全给搬来了。
    陈莲还以为此人投奔亲戚,走错了屋子。
    后来荆三娘一介绍,才知她是谢大人的母亲。
    好年轻!沈家人全然震惊。
    “我一瞧雁雁这孩子,我心里头就喜欢。”
    荆三娘笑眯眯道,“我儿蠢笨,在青云县的日子,也多劳烦了你们家照顾,我心中感激,也不知如何报答,就随意买了些东西,都快收下罢。”
    陈莲本想推脱,但没想到荆三娘大手一挥,全叫捕快们给抬了进来。
    一边抬一边道,“好姐姐莫要客气,好姐姐......”
    一口一个“好姐姐”叫得真真亲热。
    这一来二去,她与陈莲便熟络了。也不在谢婴在县衙给她备好的客房呆着,而是日日也往桃枝巷跑。
    本就谢婴与明成二人,眼下是一家三口,都来“打秋风”。
    “三娘啊,我倒不曾有过妹妹,今日不如我们认个亲,做个嫡亲姐妹如何?”
    荆三娘模样生得标志,嘴也甜,陈莲心底里是越瞧越喜欢。
    “好......”
    “不好。”
    谢婴一手端着米糊,一手执着两张钟馗,“母亲,不知你什么时候回漠北?”
    这二人要是认了姐妹那还了得。
    日后他见了雁雁,难道要唤她一声......姑姑?
    母亲来了青云县,除了捣乱,便是捣乱。
    “哎呀,我儿又赶我。”
    荆三娘撇了撇嘴,“为娘自然要在你这儿过完年,元日要过,腊八、元宵都要过。最好你......我儿,你懂为娘的意思吗?”
    “你同意了?”
    谢婴眉头一挑,对荆三娘总算有了好脸色。
    “这还需要我同意?我儿,这不像你啊。”
    荆三娘抓起桌上的小橘子剥,“不同意你真去成佛寺啦,指不定你爹夜半三更要来我梦里骂我......再说了,雁雁可好可好,为娘,非常满意。”
    “那你可以在这呆到结束后。”
    谢婴嘴角的笑,怎么都压不住。
    “我儿真没良心。”
    荆三娘一口吃掉剥好的小橘子。
    好甜!
    “沈小娘子,你也给我整点活计呗,大家都在忙,就我一人在这儿杵着,怪不好意思的。”
    在明成吃了八百个小橘子,桌上堆积成了橘子皮小山后,他终于开了口。
    “明公子,橘子多吃长燎泡。”
    “不怕,我天生身体好。”
    “多吃,人会变黄。”
    “原是如此......”
    荆三娘吐掉嘴里的橘子核,捧起了明成的脸,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我就说明哥儿最近小脸蜡黄,我还以为你果子吃多了,秘涩呢。”
    “夫人,真的很黄吗?”
    明成不自觉地摸了摸面颊,他就说衙门最近那几个捕头怎么日日见着他捂嘴偷笑。
    他自知自个儿丰神俊朗,晨起也是随意抹了一把脸,很少照铜镜。
    “确有......一点。”
    荆三娘肯定地点了点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