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综合其它 > [红楼]贾璋传 > [红楼]贾璋传 第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红楼]贾璋传 第1节

    [红楼]贾璋传
    作者:惊鸦
    文案:
    前世身为东厂督公,祠额清忠。
    今生做到枢机大臣,佩紫怀黄。
    他日定将身形似鹤,长生久视。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如此修齐治平,举案齐眉,本是陈矩的妄想。
    可当他转世为邢夫人的儿子贾璋后,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排雷:
    1:女主是黛玉,不喜欢黛玉女主,不喜欢原创男主与黛玉cp的勿入(划重点)!!!
    2:男主是古代人穿红楼,不知道原著情节,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也是纯古人观点,不喜勿入!!!
    3:黑二房和王夫人,不喜勿入!!!
    注意事项:
    1:每天零点到一点这个区间更新,会尽量日更。如果现实中有事没办法更新,会在评论区和大家说一声的哈。
    2:入v必完结,感谢大家的喜欢,谢谢你们的鼓励与支持,比心。
    3:会不定时捉虫,不影响阅读,恳请各位可爱的读者们批评指正!
    感谢大家的喜欢与鼓励,鸦鸦扑闪着翅膀向大家鞠躬。
    内容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穿书 爽文 科举 朝堂
    主角:贾璋,林黛玉 ┃ 配角:贾赦,邢夫人,王夫人,贾母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
    立意:贾三舍人的奋斗日常
    第1章 祠额清忠厂公归西,太白经天陈矩转世
    陈矩,大明司礼监太监,东厂提督。紫禁城中所有内宦的老祖宗。
    他四岁时老家蒙受天灾,一家人成了流民。
    好不容易才在朝廷的镇抚下迁往北方定居,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又遇到了战乱。
    家里日子过不下去了,又正巧赶上宫里招收宫女太监。
    陈父陈母便让陈矩兄弟几人抽签,谁抽中了,就把谁卖去宫里做太监。
    陈矩那时还是陈三,他十分不幸地成为了中奖的那一个。
    五两白银,换了冰凉一刀,从此他便是紫禁城里的小陈子。
    从小陈子变成陈矩,他用了十三年。
    从陈矩变成陈督公,他用了二十余年。
    从陈督公变成老祖宗,他又用了大半生的时间。
    在那么多的日日夜夜里,陈矩都保持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
    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悲惨——即使他成了太监。
    如果他只是陈三,那他可能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被老爷奴役,被衙役打骂,受尽无数的苦楚。
    可他现在,荣华富贵,权柄滔天,都享受过了。
    甚至还得到了大多数太监都梦寐以求的结局:善始善终。
    他也该心满意足了,没什么好抱怨的。
    纵然这些都是他自己苦心经营才得到的结果,但若是把这般的春风得意都归功于陈矩本人的本事,却也有些吃心。
    时来天地皆同力,陈矩如此时运,也少不得老天爷对其的眷顾。
    想想吧,此人生前为司礼监掌印兼提督东厂,如此大权在握之内臣在整个大明朝里都不超过一掌之数。
    死后皇帝又给了他哀荣,就连老家的侄子都被他培养成了进士。
    这芸芸众生中,又有几个比得过他?
    虽说此生无儿无女,只是一个太监。但也过得风风光光轰轰烈烈,算是不枉此生了。
    但若说了无遗憾,却也是假话。
    人的需求是呈上升状发展的。在食不果腹时,陈矩只想要锦衣肥沃。而当他什么都有了的时候,他也会有不甘。
    ——以我的本事,若是出生在殷实清白人家,必能修齐治平光耀门楣,更能成为青史流芳的贤臣能吏,受世人敬仰。
    而不是像如今这般,纵然清廉若许、耿耿忠心,可在世人眼中,他终究还是谄媚君王的佞幸。
    更何况,作为身处深宫的太监,想要不失去皇帝的信任,他就得日复一日地算计人心,永不停歇揣摩上意。
    绝无一星半点儿温情、一时半刻的喘息,更没有任何退路。
    比不得外朝大臣。即使和皇帝产生了分歧,也有挂冠而去的选项。只要不做大奸大恶之事,总有一条退路在。
    可陈矩他们这些内宦却是万万不能被皇帝所恶的。他们若是恶了皇帝,就离死不远了。
    不过陈矩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对自己这个伺候了他半辈子的太监还是有一些感情的。
    在自己去世后,皇帝下谕命人设九坛拜祭他,又给他家的祠堂提了“清忠德顺”的匾额。
    陈矩的游魂在头七里看到这些,心里颇为感怀。
    惯来薄情寡义的皇帝记住了他的那点子忠心,总归没让他衷心错付。这也算是难得了。
    头七后,陈矩任由空中无形的牵引拉着他的魂魄远离人间。
    他暗自思量,既然头七还魂一事并非乡野杂谈,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现在这道非人力所能为的力量要把他带走,也就不令人讶异了。
    不知他是否会去阎罗宝殿?还是会是化作飞灰?
    没有,都没有。
    他没有去阎罗宝殿,更没有化作飞灰。
    而是浑浑噩噩地飘荡在空中,与那晨风夕月作伴。不知经过了何日何年,才被那股玄妙力量牵引至一处苍凉空阔所在。
    陈矩根本无法辨别这里是什么地方。只能见到此处石台高耸,树木森森。石台之上,有两个道君对坐,正在论道谈禅。
    这两个道君打扮不同。
    左手边的道君着黑色织金道袍,头戴赤金七叶冠,气度尊贵威严。
    右手边的道君手持拂尘,着羽衣长冠,比他小时候远远见过的蓝道君还要仙风道骨。
    他们是神仙,还是和他一样的鬼魂?
    陈矩并不害怕。
    世庙老爷信奉道教,下随上意,宫中在内书堂读过书的内宦皆熟读道经。陈矩精通文义,更是其中翘楚。
    但是陈矩生前并不相信这世间有神仙存在。
    世庙老爷信仰三清,虔诚若许,不还是没有脱离生老病死的桎梏?
    人君天子尚且如此,何况他区区一介阉宦?
    但是此时,他虽身死,却未魂消。面前又突兀地出现了这苍凉景色,神仙中人。
    这些非人力所能及的仙家气象推翻了他过去的刻板印象。但陈矩并不畏惧。左右他已经过完了圆融圆满的一生,本该死了,现在还有意识存在,这本就是大幸。
    既如此,那还有什么好畏惧的?接下来是玉京金阙,亦或阴曹地府,都不是他一介凡人能够决定的。
    况且,就算是入了阴曹地府量罪问刑,陈矩也问心无愧。
    他陈矩固然做过提督东厂掌印太监,手里沾过不少鲜血。但那些事,皆是听从皇帝吩咐,并非他自己以权谋私。
    且他若出生在好人家,自然有做朗月和风的权力。可他不是,为了活下去,他只能把这条路走下去。
    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从不冤枉好人屈打成招,对于那些国朝的贤良干才也是能保就保。
    连皇帝这个真龙天子都认为他清忠德顺,他又有什么好怕的?
    他很少收受贿赂,并不搜刮民脂民膏。审理过妖书案,护过国本,也算有功于社稷。
    如此功绩,总不会没积下一点阴骘。
    若乾坤无私,他大抵是不会落得个下十八层地狱的下场。
    想通了这些,陈矩的心思当即清明起来。
    他见那两位道君好似没有看到他的到来,便远远站住,安静地听他二人讲话。
    只听那左边的黑衣道君问另一人道:“神君,你不在二郎庙里纳福,怎么突然间来我这穷山恶水了?”
    右边的道君闻言笑道:“我舅舅门下的太白金星转世历劫,如今已过八十世。修道之人讲究九九归真,星君他渡过第八十一世后便能斩却三尸,成就道果。这第八十一世转世之事,便被我那舅舅托到我手里。”
    “百年前我纵观三千界,只见地府统辖的小世界里有一界出现太白经天之异像。但那方小世界里百年内都未有大贤大良者出世,毫无金星出世的迹象。便知此星象应在星君的头上,所以前来托你。”
    黑衣道君嘲讽道:“没想到神君身为阐教门徒,竟然做了天庭忠臣?不知若是圣人尚在,会作何感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