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综合其它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9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94节

    但这种时候敢扛枪上战场,就是好样的。
    而且,辛家大哥的谋算,在于朵看来完全是正当的。
    他又不是像钟言那样,是辜负了哪个女人去追求领导女儿。
    最后,辛明宇带着泣音道:“我觉得,他一下子就升华了!我以前都认为他城府太深,就像个一心往上爬的机器,不看重感情!”
    如今才知道,他过去十八年能大树底下好乘凉,在家同小伙伴们吃喝玩乐,都是因为头上有个大哥!
    于朵挂了电话回到高老师家,叹口气坐下。
    高老师得知辛明宇大哥打仗去了,也叹口气,“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如果不是到了不得不打的地步,国家肯定不会打。更何况现在正是要撸起袖子搞经济,大干一场的时候。”
    之后几天,于朵在街上遇到了推着自行车的辛明宇。
    他整个人都沉静下来了。
    之前飞扬甚至有些跳脱的眉眼,全都沉静下来了。
    他告诉于朵,“我打算请人补习,重新参加高考。今年七月大概是来不及了,不行还有明年。争取不落到跟你一届。”
    他以前读书都是得过且过,从来没怎么用过功。
    没动力啊!
    别的学生孜孜以求的那些东西,他都有现成的。
    头上还有个大哥顶着,他乐得自在。
    但如今,不行了!
    于朵点头,“挺好的。你有条件,就那么不读了其实怪可惜。那你打算学什么?”
    辛明宇道:“我当算去学医。这是我有些兴趣,而且对社会也有用的。”
    学医需要很多年才能毕业、执业。但他家又不需要他早早出来养家。
    而且读大学也是有补助的。
    就是难考!
    第70章
    之后,辛明宇就辞职专心备考。
    他是直接进了高中的补习班。也不是机械厂子弟校,是辛部长和何副厂长托了关系送去高升学率的名校。
    以他的成绩原本是不够格进的。
    那之后,辛明宇就开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复习生活。
    家里给他请了刚考上大学的尖子生补课。
    算上学校的时间,一天学习时间从6小时到7小时、8小时……
    没办法,他目前是班上最后一名,差生啊!
    而且,虽然他和于朵说今年不行,还有明年。但如果可能还是希望能一鼓作气考上去的。
    晚间,何副厂长给儿子送了水果进去,看到他还在挑灯夜战也不敢打扰。
    轻手轻脚的就退了出来。
    她小声对辛部长道:“以前吧,就一心盼着他能上进。可如今看他这样,我又有些心疼。”
    这段时间,两人的精力除了本职工作,就放到关注战事和小儿子身上了。
    寄予厚望的大儿子上战场了,当父母的在家能不焦心么?
    如今小儿子受了这么大的刺激,终于行动起来了。
    之前和于朵相看,他是有些触动。但是还不到这样立杆见影的地步。
    当时辛明宇就在想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有一条现成的路摆在面前。
    他在厂办嘛,可以直接去读职工大学混个文凭。
    然后就作为肉联厂梯队培养的重点人才开始参与对厂子的管理。
    熬十年八年的资历,进入核心管理团队。
    将来要当厂长,不是太难的事。
    但好像他不是很感兴趣。
    就是那时候想起来小时候想当医生的志向。
    而且,大哥打仗去了,军医听说也是有些缺的。
    他就立下了考医科大学的志向。
    下一个周日2月25号,何副厂长看不得小儿子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帮他约了于朵一起到公园走走,放松一下。
    辛明宇道:“妈,我现在怎么能出去玩呢?”
    “小宇,不是说大哥在前方打仗,你就一点放松都不能有了。解放军在前头浴血奋战,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么。你看,除了广西和云南,咱们其他省市、自治区也都是在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去吧,去散散步。正好于朵也在准备中考了。她也成天忙得很,你俩周日凑一起,互相说说各自备考的事。”
    辛明宇有些不好意思,“她学习成绩本来就好,哪怕自己复习也不成问题。我……”
    他是名校差生啊!
    辛明宇头回后悔期以前读书混天度日去了。
    “差生怎么了,差生进步的空间才大。去吧,你成天在家用功,我真是不习惯了。”
    如今,他们每晚肯定都守着《新闻联播》关心前线战事。
    前线自然是有伤亡的。
    但他们家辛明政,暂时没有消息。
    如今,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真有确切消息传来,那才不是好事呢。
    周日的时候,辛明宇和于朵各自骑了一辆自行车上北海公园去。
    两人在门口把车停下,然后进去慢慢逛耍。
    辛明宇说起自己当最后一名的心酸,于朵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厚道一点行不行啊?”
    于朵道:“你这么想啊,你哪怕进步一名那也是进步了。”
    辛明宇道:“我等着三月期中考试,争取脱离倒数第一。”
    “嗯,加油!”
    辛明宇问起她们翻译稿子的事,“第一本八万字应该已经完成了吧?”
    于朵点头,“前几天就全部交稿了。已经在进行最后的校稿,之后就会集结成册出版。”
    首印是3000本,一本高老师得一毛二,8%的版权费。
    这里又一次性拿到360的稿费。
    嗯,这笔稿费就不和于朵分了。
    集结成册这事儿,之前章编
    辑没有讲,所以对高老师来说还真是意外之喜。
    据说是要稿件质量相当高的才能入选。
    怕一开始讲了,给人太大期望,后面失望。
    他知道就算不讲,高老师的稿件质量也会一直保持高水准的。
    如今,果然入选了。
    这个月高老师还拿到四万字的稿费,180元。
    再加上这笔稿费,还有给于朵他们拿去收古董的200元,一下子就有了700多块。
    而且,如果书籍受欢迎再版、三版都还能继续拿到版税。
    看来,不用等到劳动节了。
    她自己日常的退休工资也有六七十,日常花销和买药差不多够了。
    高老师是每月交20元在废品站搭伙。
    至于早饭,她把配额的饭票和5元钱拿给于朵。让她每天在学校食堂或者国营饭店给自己买了送来。
    另外,她配额的油票、肉票等也都给了废品站用。
    这样王大妈去黑市买的份额可以少一些。
    如今黑市抓得紧,她也只能跟着到处打游击。
    遇上不要票的菜和肉骨头那些,也是跑得飞快的就去买回来。
    而于朵他们的废品站,除了那五个同光时期的盘子和明朝后期的一个笔洗,最近又倒手了一本清初的古书。
    这三笔,一共是净赚了400元。
    至于废品收购那块,第一个月的利润大概有40块左右。
    还有3天,2月就结束了。还是能估算出来的。
    贺山那里把库房里堆的货也都估算进去。
    这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第一个月就能有利润。
    两边加起来,这都凑了1200块了。
    要不是边境上还在打仗,而且辛明宇大哥还在前线,于朵这会儿可快乐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