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感知(二)
一年多的时间,如同库坦山涧的溪流,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悄然淌过。库坦民族文化共生学校在东京与库坦的双重夹缝中艰难生存,如同石缝里求生的幼苗。文部省的审核如同周期性发作的寒症,总在阿希莉帕以为度过难关时,又以新的“无害化”要求卷土重来;地方上的小麻烦也从未断绝,补助金、师资审核、物资运输……桩桩件件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去周旋。而每一次,当阿希莉帕被这些层出不穷的困难压得喘不过气,感到孤立无援时,尾形总会如同精准运作的机器,适时地出现。他不再仅仅是提供解决方案,而是提前预判她的困境。有时是一份关于即将出台的、可能对学校不利的政策内部讨论稿,“无意”地放在她书桌显眼处;有时是他“恰好”与负责某环节的关键人物“叙旧”后,带来对方态度“可能松动”的消息;有时甚至只是在她熬夜修改方案疲惫不堪时,沉默地递上一杯温热的、她最喜欢的库坦花草茶。
这种被“预见”和“托底”的感觉,如同在湍急的河流中抓住了一根坚韧的藤蔓。阿希莉帕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尾形的依赖与日俱增。这种依赖超越了最初冰冷的交易,掺杂了复杂的情感——是感激他一次次将她从困境中拉起,是习惯了他带来的那份“故乡慰藉”(那些来自北海道的、总在关键时刻出现的小物件),甚至……是沉迷于他偶尔流露的、只对她展现的平和与专注。
看着镜中的自己,阿希莉帕有时会感到一丝恍惚。那个曾经在雪原上自由奔跑、眼神像鹰隼般锐利的阿希莉帕,似乎正在被东京的空气和尾形织就的温柔之网,一点点地包裹、软化。她开始习惯宅邸的静谧,习惯处理那些繁复的文书,习惯在遇到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尾形或许有办法”。
唯一让她心中时常泛起涟漪的,是尾形对明的态度。孩子已经七岁了,聪慧、敏感,对父亲的渴望如同渴望阳光的幼苗。然而,尾形那道无形的冰墙依旧坚固。他给予明最好的物质条件——昂贵的玩具、顶尖的家庭教师、量身定制的猎装小马驹;他关注明的教育进度,要求严苛近乎不近人情。但在情感上,他吝啬得如同守财奴。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随口的夸奖,一次父子间毫无目的的玩耍……这些对明来说如同奢望。
阿希莉帕看着明在父亲面前日益增长的畏缩和失落,心如刀绞。她无数次试图沟通,尾形总是用沉默或“男孩子需要磨练”、“情感外露是软弱”之类的冰冷话语回应。愤怒和无力感啃噬着她,但很快,那个根深蒂固的念头又会浮上来,如同自我催眠的咒语:
“他是爱孩子的。你看他给明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他只是……不懂得如何表达。他从小在那种环境长大……他对我,不也是慢慢才……”
她将尾形对明的物质投入视为父爱的铁证,将他冰冷的态度归咎于性格缺陷和不幸的童年。这份固执的信念,是她面对儿子失落眼神时,唯一能抓住的止痛药。
更深的自问:
夜深人静,当疲惫的身体陷入柔软的床铺,感受着身边尾形平稳的呼吸和环绕着她的、带着松针气息的体温时,一个更隐秘、更让她心慌的问题,会悄然浮上阿希莉帕的心头:
“我是不是……也爱上了他呢?”
这个念头让她心跳加速,带着一种背叛过去(杉元)和模糊自我的罪恶感。她爱他什么?爱他掌控一切的能力?爱他偶尔流露的、只对她展现的温柔?还是爱他带来的那份在风暴中得以栖息的“安全感”?她分不清。这份情感混杂着依赖、感激、习惯,甚至是对强者的某种慕恋,唯独缺少了她记忆中与杉元之间那种纯粹、自由、充满生命力的悸动。但这份混杂的情感,在日复一日的依赖和温柔包裹中,正变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难以挣脱。她仿佛站在一片迷雾森林中,看不清来路,也望不见归途。
在一次由百合子牵头、几位核心夫人(雅子、纪香等)参与的下午茶会上,气氛轻松融洽。她们刚刚成功协助阿希莉帕推动了一项有利于民族文化学校获得地方资助的提案,话题自然转向了家庭和孩子。太太们分享着育儿趣事,笑声不断。
唯有百合子,安静地坐在一旁,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眼神却像蒙上了一层薄雾,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她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茶杯边缘,仿佛那冰冷的瓷器是她唯一能抓住的实体。当话题转到孩子们顽皮的恶作剧时,她嘴角的弧度越发勉强,最终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寂寥的阴影。她像一株被移栽到错误土壤的名贵兰花,正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无声地枯萎。
茶会散后,雅子特意留了下来。她拉着阿希莉帕走到露台,远离了客厅的喧嚣。晚风带着凉意,吹拂着两人的裙摆。雅子看着阿希莉帕,这位内务省次官夫人的眼中没有了平日的温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切的忧虑和恳求。
“明日子,”雅子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有件事……我思来想去,只能厚颜来求你。”
阿希莉帕有些意外:“雅子,你说。”
雅子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客厅里百合子独自静坐的侧影,那身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单薄孤寂。
“请你……让百合子拥有一个孩子吧。”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在阿希莉帕耳边!她猛地看向雅子,碧蓝的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雅子抓住阿希莉帕的手,指尖冰凉:“你看她,明日子!自从嫁入花泽家,她就像被抽走了魂魄!华族圈里,没有子嗣的正妻……地位何其尴尬,未来何其渺茫?她连个寄托都没有!我们这些姐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百合子她……一直在枯萎啊!” 雅子的声音带着哽咽,“对于她,对于我们这样的女人而言,孩子……就是荒漠里的甘泉,是活下去的希望和锚点啊!求你……看在你们的情谊上,看在她帮了你那么多的份上……给她一个希望吧!”
阿希莉帕如同被施了定身咒,僵立在原地。晚风吹过,她却感觉不到丝毫凉意,只有一股从心底蔓延开来的、巨大的荒谬感和……冰封般的麻木。
她顺着雅子的目光,看向客厅里的百合子。那个优雅、聪慧、曾经眼中带着光的女子,此刻像一尊精美的瓷器,美丽却毫无生气。雅子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从未深思过的一扇门——百合子作为“花泽百合子”的存在,除了那个空壳般的名分,除了在这座华丽牢笼里日复一日的等待和凋零,还有什么?她帮了自己那么多,而自己……似乎从未真正设身处地想过她的绝望。
更让阿希莉帕自己都感到心惊的是——
当雅子说出“让百合子拥有一个孩子”的请求时,当她脑海中下意识地浮现出尾形与百合子……的画面时……
她的心底,竟然一片平静。
没有预想中的嫉妒、酸楚、甚至愤怒。没有那种自己的“领地”被侵犯的恐慌感。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置身事外的平静。仿佛雅子在谈论一件与她、与尾形都毫无关系的、别人的事情。
这个认知,比雅子的请求本身更让她感到恐惧和陌生。
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她真的不介意。
不介意百合子怀上尾形的孩子。不介意那个孩子分享尾形的姓氏和资源。甚至……隐隐觉得,这对百合子,或许真的是一条出路?
这份冰冷的、超然的“不介意”,像一面镜子,瞬间照出了她内心深处早已发生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质变——她对尾形,或许有依赖,有习惯,有混杂的情感,但唯独没有那种排他的、属于爱人之间的占有欲。她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从“尾形百之助的爱人”这个情感身份中剥离了出来。她留在他身边,是为了库坦,为了学校,为了明……唯独不是为了“爱”他,或者独占他。
这份明悟,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瞬间席卷了她的四肢百骸。她看着雅子充满恳求的眼睛,又看看远处百合子寂寥的身影,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喉咙像被冰冷的石块堵住,只有晚风穿过露台,发出呜咽般的轻响。她沉默地站在那里,如同一尊突然被遗弃在冰河中的雕像,感受着内心那片因“不介意”而显露的、荒芜而寒冷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