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带着荒田回过去 >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34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344节

    赵建国看着众人还在那里钓鱼,他纠结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不走了,看看一会钓的多了能不能分点。
    最差的也得大家都把鱼钩弄断才行啊!
    不能他一个人断了。
    事情确实如他想象中的一样,除了杨小乐和刘援朝以外,其他人的鱼竿也在陆陆续续钓鱼中断裂了开来。
    不过所有人的收获都比他多。
    最少的也有个两三斤。
    当最后刘援朝在大家可惜中,也断裂了。
    杨小乐见状,看着被浪费的就剩下一点点的鱼饵也同样收摊了。
    “就这一点了,用完就没了。后面可不能给你们了啊!”
    一边说,一边宝贝的将鱼饵给收了起来。
    众人见状也没说什么。
    基本上来的人都有了大的收获。
    随后众人高兴的回家去了。
    钓完鱼,杨小乐没管其他人,骑着车带着大姐和小妹俩个人直接回城了。
    至于喜子,再一次被他给抛弃了。
    三人回到家里,大院的人也都过来纷纷围了过来,都在问着收获。
    当看到杨小乐桶里的鱼获,都是一脸的羡慕,都在那里询问着自己孩子的收获。
    杨小乐自然笑着将结果告诉了其他人。
    前院最幽怨的自然是沈老太了,他们家没大孩子,不能跟着去。
    心里想着一会能不能分点。
    杨小乐将木桶提出来,就让大姐去处理鱼去了。
    而他则是回到了房间里。
    此时老爹正坐在屋里抽着烟。
    杨小乐看着对方,想到了今天大姐说的话,就开口问道:“爹,你是不是想看看大姑?”
    听到这话,杨广志愣了一下。
    随后轻轻点了点头。
    “嗯,现在村里的人都这样了,他们那边日子肯定也不会太好过,我想去看看。给他们送点地瓜。”
    杨小乐从听到大姐说的事情以后。
    就已经知道老爹的想法了。
    想了一下,想对他说,如果想要缓和关系,现在最好别去。
    可是话到嘴边,却是没有办法说出口来。
    ps:写的没劲,太水了字数也太少了,实在抱歉,没办法,之前挖的坑得埋了。
    准备加速一些时间了。
    第203章 谜底
    杨小乐看着老爹纠结的面孔,耸耸肩:“行了,爹,想去的话就趁早吧。”
    听到这话,杨广志抽着烟轻轻点头。
    还是决定了下来:“明天你娘和你哥都休息,让他们过去给我搭把手,我明天去看看。我把餐馆的三路车借上,给你大姑送点。”
    杨小乐轻轻颔首:“那……要我去吗?”
    老爹想了一下,最后摇了摇头:“算了吧!”
    听到这话,杨小乐耸耸肩。
    “行,您看着办就好了,要帮忙的话喊一声啊!”
    说完,就准备进屋里。
    不过想了一下,他还是走了出来。
    看着大姐拿到准备去水池那边杀鱼,就对着她说道:“姐,挑半斤大的鱼,给几家没去的,一人送一条,哦,对了,杨老太也送一条。”
    “啊?一家一条啊?”
    大姐一脸幽怨的看着他,随后掰着手指头算道:“前院沈老太家,孙福家,房老师……后院的田寡妇,杨老太……这有七家呢!那不得三四斤啊!”
    “没事,听我的,这不是还剩下不少嘛!”
    就算是他特意控制着,也钓了接近二十斤的鱼,好几条三四斤。
    听到这话,大姐看了一下桶里。
    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好吧,那你去送吧!”
    “我上次送过了,这次你送吧,你这刚来院子,里面的人还没认识全呢!正好也算是认识一下。”
    说完,就回到了房间里。
    留下大姐纠结了一会,还是将东西给其他家送去了。
    回到里屋,看屋里宽敞,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干,就在屋里开始练功夫去了。
    没一会,大院里就传来了热闹的动静声音。
    这是大部队从外面回来了。
    杨小乐也没有去管,自顾自的在那里练习着。
    练着练着,他又停了下来。
    上次买了那个青黛材质的大犀牛,自己多了一个其他的功能。
    这个功能其实还是很实用的。
    得看看这东西从哪里还能弄到,毕竟空间才是他的根本。
    脑子里琢磨了一会,看时间才三点多,还是准备出去一趟。
    也不管在那里想事情的老爹,打个招呼就离开了。
    目的地自然是工美了。
    对于他的离开,杨广志翻翻眼看了他一眼,就没去管了,这家伙一天到晚也不知道干嘛去。
    骑着车奔向工美服务部。
    路过一家委托商店,杨小乐停了下来。
    这地方正是杨广平书里写到的地址,应该是张兴堂工作的地方。
    将车子停好,走进了委托商店的大门,果然在里面的吧台位置看到了张兴堂正在那里干活。
    此时手里正拿着一个墨锭,在那里摆弄着。
    杨小乐见状,还是直接走了进去。
    里面有不少的人正在看了旧货,挑挑拣拣的,还在对比新货的价格。
    东看看,西看看,来到了张兴堂的附近,开始开启扫描的功能,吧台、后面的博古架,里里外外,都给扫描了一遍。
    就连张兴堂裤衩子什么颜色都给看的清清楚楚。
    可是看了一遍,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除了一批还算好看的古董,其他的没什么发现。
    不过老头手里的墨锭可是个好东西。
    桐烟徽墨。
    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的美誉。
    别说是后世了,就是在现在价格一样昂贵的不行。
    普通人用工业墨水。
    只有那些文人才用的起徽墨。
    不过他也就看看,大栅栏那边的文物商店这些东西也能买到,就是价格非常昂贵而已。
    看了一圈,见没什么发现,他就准备离开了。
    准备以后隔一段时间就来看看。
    “青铜盘”
    就在杨小乐要离开的时候,架子后面的一面青铜器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个看上去是一个青铜镜子,具体叫什么他不清楚。
    圆形。
    上面布满了满满一层铜绿,看上去十分的质朴。
    其实青铜器从建国以后,就不允许买卖交易,任何青铜器都属于文物,不属于古玩。
    只不过现在的管控没有那么严格而已。
    不像后世动不动就是价值“几年”。
    九十年代还是有很多人私底下买卖。
    吸引他的,自然不会是这青铜器,而是上面的铭文。
    铭文给他一种怪怪的感觉,这让他联想到了杨广平手里那张绢丝手帕上绣的奇怪符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