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综合其它 > [历史同人] 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 第135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5章

    扶苏扬起软乎乎的小手,和对视上的同僚们打起了招呼。
    不多时,前?方传来官家上朝的声音,旋即就是百官集体行礼。听?声音是极威风的,但扶苏的身高不允许他?看到自己爹的全貌,仰头踮脚都无济于事,眼前?只有层叠着晃悠悠的黑幞头。
    有那么一瞬间,扶苏理?解了历史上不择手段也要?向上爬的奸臣。
    但他?很快没空共情?了。
    熟悉的声音遥遥传来:“诸卿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扶苏立刻举起手来。奶声奶气又富有穿透力的声音盈满了整个朝堂:“臣,有本启奏!”
    -----------------------
    作者有话说:[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
    第98章
    “臣, 有?本启奏!”
    从扶苏的角度来?看,当他说完这句话后,百十个身姿笔挺, 只能看得见背影的人, 齐齐向他扭过头来?,顾不上素日?的养气功夫, 露出讶异、骇然、不可置信的神情。
    从仁宗的角度看呢, 就是自己看徐了的熟悉面孔,都一齐破功, 望向紫宸殿里?从不起眼的柱子, 还有?数位眼熟的卿家正在交头接耳,疑似在互通情报。
    借着大殿上的乱象, 官家以袖掩面, 悄悄发?出了一声含糊的笑。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上了约有?二十年?的朝, 在这庄严肃穆的紫宸殿中,发?生过不下数十次争吵, 最激烈的时候甚险些动起手。但从没有?“满堂皆惊”的时刻, 倒像是话本子似的。今日?能看一次也?不亏。
    官家坐在龙椅上, 从他的看不到肃儿豆丁儿般的身影。但他能猜到,自己那从不省心的儿子,现在一定也?在心里?笑得颤抖。
    好戏不能只有?一个人来?唱, 他从善如流地接上:“听这声音……莫非是三元郎?到陛前来?说话吧, 朕看不见你。”
    扶苏:“是。”
    他从柱子后绕出来?, 无比自然地走上中央的大道?,一路通向陛前。路上,不知?沐浴了多少道?意蕴各异的目光。
    但扶苏的“自然”, 在旁人眼里?就成了气度的代名词。寻常人初次登上紫宸殿,谁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了一步?谁像他一样昂首挺胸,丝毫不怯场?
    赏识他的人颔首点头频频,嫉恨他的人心中暗道?“果?然是奸臣的苗子”。唯有?少数的几个知?情人互相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整个皇宫都是他家,有?什么怯场的必要?
    至于?坐在最上首的官家,只有?浓浓的老父亲滤镜:儿子怎么看怎么可爱。
    “三元郎,你有?何?事要奏啊?”
    语气中不自觉带出点宠孩子的意味,惹得扶苏又?挨了许多眼刀。
    扶苏被瞪得懵了下,险些忘词。他悄悄咬了下舌头:“臣……臣是来?述职的。”
    “去岁皇庄的棉花丰收,臣已带着绣娘缝制棉衣有?三十七件,手套有?五十六件。二旬以前携领国子监、太学学子共著《捧雪集》,雕印凡千三百六十本分?发?与世人。另著野史怪谈一则,分?与二十六说话人,如今,汴京城中无人不知?‘棉花’为何?物。”
    扶苏一口气就是一连串的数据,充分?让大宋朝臣理解到了什么叫“可视化”。这不比背骈四俪六轻松多了?
    他环视了周围一圈,收获了一堆目瞪口呆后满意地点点头:“官家以为,我这劝农使之职责,履行得如何??”
    “当然是……”
    “慢着!”忽然有?一人跳了出来?:“赵小三元,你如何?能保证自己说的是真的呢?若是空口无凭胡诌,我也?能吹得天花乱坠。”
    这人是谁?扶苏不认识。但他在此人的附近看到了悄悄翻了个白眼的司马光。哦,明?白了,原来?是台谏的人呀——弹劾他的主力军。
    扶苏早就预料到有?此一遭。不如说,用数据述职是他提前准备好的防打脸装置。他弯了下眼睛,反问道?:“那敢问这位大人,庆历五年?至今您共上了多少道?劾本呢?与同僚们相比,是高还是低?”
    那人瞬间不做声了。
    若是单问劾本有?多少还能随口胡编,谁都不能一时揭穿。但问及和同僚相比?他说高了就是得罪人。说低了就是自己能力不行。
    突然却?有?一道?声音横插进来?:“不及其同僚远矣。”
    司马光说道?:“纵是均数,亦远不如。”
    那人不可置信地回头,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同僚背刺。但扶苏咬住了下唇,努力不让自己不笑出声来?。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努力把话题扭转回自己头上:“你说不出确数,我却?能。”
    “棉衣手套的数目,都交由户部?保管,对不对得上一问便知?。”
    “《捧雪集》付梓刊印之事是国子监中书局负责,杨祭酒亲手告诉我的数目。”
    “汴京的二十四位说话人,更是我亲自托人联系过的。至于?汴京城中无人不知?‘棉花’……或有?夸张之嫌疑,但我走访过汴京十数处街市,问及商贩、闲汉、妇女、孩童共五十人数,他们都说自己听说过棉花。”
    “如何?,这些可够打消疑虑了?”
    扶苏再看那人,已然缩回台谏的队伍里?去,脸色涨得通红,嘴唇动了半天却说不出一言。最后只拱了拱手,连句道歉也没说。
    唉,一个回合就歇菜了,战斗力不行啊。他还以为能碰到更强力的对手呢。
    扶苏假模假样地叹息一声,扫视一周,目光最后移至上首:“官家?可有?什么想问的?”
    “三元郎不愧是三元郎。”
    朕的儿子不愧是朕的儿子。
    官家说道?:“连履职都让人耳目一新,依朕之见,此法或可推广于?众卿家之中。一目了然,不需要旁的虚词了。”
    此话一出,朝堂上的人皆抖了三抖。
    补药啊官家——
    你倒是一目了然了,我们怎么办?!
    还是扶苏见势不对,及时解了围:“请官家三思。并非所有?政务均可用数字体现。若惹得人急功近利、适得其反就不美。而况数字么,要编一个也?很容易的啊。”
    台谏的官员队伍中,试图隐身的那人又?晃了晃,似有?摇摇欲坠之态。所谓“编数字”的反例,现成的不就有?一个么?
    扶苏:哦豁。
    他无辜极了:他是真的误伤。说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这个人,有?人信吗?
    大抵是没人相信了。
    这一幕给在场的大小官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元郎一张小嘴也?太厉害了。你若今天得罪了他,他绝不会等到明?天把你讽刺一顿。有?仇当场就报了。
    好巧不巧,官家也?是这么想的。
    但在父爱滤镜之下,他当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欣慰地想到:哎呀,肃儿有?这么张嘴,以后登上帝位时,必不会被底下的臣子给欺负了去。日?子肯定比他当初好过。
    他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三元郎说的朕都省得。罢了,先说回劝农使,你做的比朕之预料犹有?超出,想要什么赏赐啊?”
    扶苏顿时一愣:不对,剧本好像不是这么排的吧?
    但仁宗可不管,自己给自己加起了戏:“有?功当升当赏,你原是从五品劝农使,按功劳当进一品的。”
    “但你今年?年?方四岁,是文曲天降、少年?英才。朕便做主再加一品,封你为从四品翰林学士,如何??”
    -----------------------
    作者有话说:今天少少的,但是明天会多多的。[狗头叼玫瑰]
    第99章
    年方四岁, 所以特封为四品?
    这说的是什么话,这还像话吗?
    不少年逾四十的四品官,听了官家的话险些当场昏厥过去。他们在宦场沉浮了半生, 从浊流官一步一个脚印, 才在这不起眼的紫宸殿有了一席之地,已?是多少人羡慕的对象了。
    朝夕之间, 地位还不如一个四岁的奶娃娃?
    他们在心中悲愤呐喊着:官家啊!我等二三十岁的时候, 您从来没说过一句“年龄相称,特封为二/三品官”啊!
    就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知情人互相对视一眼, 都觉得有些不妥。
    知道官家您爱子心切、不舍得儿子矮人一等受委屈, 可也?得照顾下满朝文武的心情不是?把他们的心态弄崩了,谁来给大宋干活啊?
    而且赵小郎……成王殿下明?面上还是他们一派的人。他们得象征性地劝一劝。不然对立的那?一派只会反对得越狠, 说得更难听。
    说得好, 但是问题来了。
    谁去做阻止官家宠儿子的恶人呢?
    范仲淹:我新认的徒弟,你去。
    欧阳修:我和成王殿下不熟, 不方便?开口,还是你去吧。
    富弼:我还是成王殿下的座主?呢。你俩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