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250节
仙术研究出的耕具,能够提高生产力,产出更多的粮食。仙术研究出的钢铁,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维护国家的安定。
仙术研究出的纸张,能够传播知识,帮助人们守法知礼。
......
仙术能够在全方面强秦。
最后得出结论。
只要发展仙术达到一定程度,百姓们人人富足。
百姓会自觉守护这样的国家,遵纪守法。
那么国家自然能够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
下午时分,其他考生还在苦思冥想如何作答之时。
昭阳便已经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把各科试卷都做完了。
“这次科举,虽然还没有出成绩,甚至连考试都还没有结束。”
“但是,我应当有八成的把握能够考上吧。”
昭阳看着写的满满当当的试卷,暗自思索到。
——
与此同时。
嬴荣禄则是百无聊赖的想着今天晚上该吃什么好。
他老早就把这科举试卷做完了。
前面四科对他而言。
同样是完全没难度。
而且由于准备时间比昭阳还长的缘故,所以效率更高。
唯一让他有些担忧的策论。
竟然还是考仙术的意义以及当今如何治国?
这不直接撞到他的专业了嘛!
......
最近在老师的安排下,自家阿姊同样来到了仙术府。
并可以较为随意的出入咸阳宫。
这让嬴荣禄十分的高兴。
在他看来。
父皇这是解除了对阿姊这种未出嫁公主的限制。
日后就算分封出去,自己应当也有机会见到阿姊。
除此之外。
嬴荣禄心心念念的铁路,也已经开始铺设起来了。
虽然铁路的铺设效率,实在不怎么高。
但是,由于仙术府的待遇颇为优渥的缘故。
可以使用的劳工极其之多。
以至于,在人数上弥补了效率不足的缺陷。
因此只要再过个一两年。
千里的距离,都算不得上什么距离了。
一天一夜便可抵达。
所以。
嬴荣禄如今的心态,可以说是颇为轻松。
对于这科举考试以及分封之流的糟心事儿。
他也没有太大的压力了。
在他看来。
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他被分封到秦国边界罢了。
——
故而在作答这些策论之时。
他没有顾虑太多。
全部都是按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来进行作答。
他的主张和昭阳大体相似。
但是细节上有着不小出入。
嬴荣禄同样主张直接以仙术为本。
不同的是,他认为需要将多家学派融入之。
最好把这诸子百家。
全部都融入进仙术体系。
让他们在仙术的各个领域进行探索,思想碰撞。
因为诸子百家都有一些各自所擅长的领域。
而仙术的包容性极强。
诸子百家其实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
嬴荣禄作为李意的弟子,他比昭阳更了解仙术的本质。
他知道老师所言的仙术。
其实包含了诸多方面。
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度。
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因此。
嬴荣禄认为需要建设足够多的仙术学堂开启民智促进仙术发展。
并且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扩充劳工队伍。
同时,持续发展仙术来解放更多的劳动力。
以实用仙术为主来探索仙术。
并且牢记——发展仙术,以人为本的理念。
只能说......这份试卷对于嬴荣禄而言一点难度都没有。
见距离科举结束还有不少时间。
而自家准备的干粮早就被吃光了。
嬴荣禄只得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起来。
李斯看到后,则是叹了一口气。
根据他的观察来看。
诸公子里,似乎就数这公子荣禄答得最好。
在其他公子抓耳挠腮思索如何作答之时。
嬴荣禄都已经开始做答策论了。
明显甩开诸公子一大截。
就连以学识出众闻名的长公子扶苏都远不及他。
李斯本来还以为嬴荣禄是随意乱写的。
但是他悄悄打量一番之后。
却发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事实:
公子荣禄除了算学用的奇怪方法,他有些看不懂以外。
其他的......竟然全是正确答案。
就连诗歌文学上面,也是造诣不低。
这让李斯心里颇有些酸楚。
因为这公子荣禄——乃是仙府李意的弟子啊!
虽然他也来过自家的律法学堂。
但是拢共也就来了三次。
之后,便再也没来过了。
而其他的公子,只要来过一次。
可都是次次不落的。
听说这公子荣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仙术府里钻研仙术。
李斯本来还以为是嬴荣禄提前放弃科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