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19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秦开局炸丹炉,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191节

    第156章 效仿一下
    咸阳报社。
    李斯此刻正在咸阳报社内,等候着相里溪的回复。
    因为不知道那相里溪何时归来。
    所以,李斯悠哉悠哉的打量起这报社内的一些事物。
    他自然便发现了这报社内那群印刷工人们,印刷报纸的场景。
    “嗯?”
    “这些报纸......原来竟是这样弄出来的?”
    “当真是一巧妙的想法。”
    李斯看着那正在批量印刷的报纸,不由得啧啧称奇。
    “这仙府虽然有些时候心很黑。”
    “但是他这些奇思妙想的仙术物品,却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啊。”
    李斯觉得自己日后也可以借鉴此法,批量制造书籍用于传播法家思想。
    虽然,在朝堂上李斯一直把李意当成自己的假想政敌。
    但是私下里,他对李意弄出来的不少东西还是颇为敬佩的。
    只不过他不会像那淳于越一样。
    把对李意的敬佩,摆在台面上来说。
    “淳于越这厮的脸皮不知是怎的了,现在是越来越厚了。”
    “似乎变得都有些像那喜好溜须拍马的周青臣了。”
    想到这,李斯便忍不住摇了摇头暗骂了一声。
    虽然他在朝堂之上经常和淳于越针锋相对。
    但是他和淳于越的私交还是相当不错的。
    闲来无事的时候,二人也经常会碰面。
    总的来说就是:
    只要不提及各自的政见,大家都还是好朋友。
    然而。
    淳于越最近私下里和自己见面的时候,经常吹捧那李意。
    这让得李斯有一种——纯洁的友谊莫名其妙的被第三者插足的感觉。
    不是......你和那仙府李意有什么私交?
    至于这么吹捧他吗?
    关键是他淳于越吹捧的点,还都是李斯也钦佩的点。
    使得他李斯就算有心辩驳,却也无力反驳。
    “哎......”
    “这仙府的一些想法,确实让人难以琢磨啊......”
    该说不说,就连他李斯也觉得这李意有几分当世圣人的风采了。
    ——
    相里溪这时候正好回到了此处。
    “廷尉大人,仙府他同意助您印刷了。”
    由于这是在朝堂官员面前。
    相里溪需得称李意的官职,而非巨子。
    李斯听后不由得悄然松了一口气:
    真让他慢慢教的话。
    怕是教到科举开始考试了都教不完。
    “那印一本书的需得多少钱?”
    “一本一千钱。”
    李斯:“......”
    对于自己会挨宰。
    李斯其实并不意外。
    因为,咸阳城现在的贵族圈子里盛传一句话,那就是:
    「没有哪一位贵族的钱袋,能鼓着从仙术府里出来。」
    “哎,这般心黑的人也能算是圣人吗?”
    “老夫竟然会觉得他是圣人?坑钱的圣人吗?”
    ——
    不过李斯知道。
    短时间内能大批量制造书籍的地方,也就只有这仙府李意的「咸阳报社」。
    所以,哪怕知道李意收的价格颇为虚高,他也只能接受。
    反正一个学员要交两镒金。
    区区一千钱,确实算不得什么。
    大不了,日后的一些书籍自己印嘛。
    李斯今天在这报社见识到了印刷术的方便之后。
    自然也会让手下的人,着手准备仿造一些出来。
    “倒是可以借此来著书立传,传播之于天下。”
    “等到日后易于读写的文字普及开来。”
    “律法有关的书籍,也就可以流传到各处了。”
    “天下百姓能够更好的知法守法,不至于触犯律法而不自知。”
    李斯颇为感慨的想道。
    只觉得未来十分美好。
    法家也定会越来越昌盛。
    但是一想到这些东西,全部都是李意整出来的。
    他就有些闷闷不乐。
    “哎!老夫......怎么就没有想出一些这样的东西呢?”
    ——
    仆射淳于越府上。
    淳于越早就听闻了自家友人李斯最近的「律法学堂」十分火爆。
    每日前去研学的贵族,那是络绎不绝。
    这让得淳于越都颇为的羡慕。
    “没想到,竟然还可以这样来推广自家学说!”
    “看来这科举,还真是好处不少啊!”
    因此,淳于越也打算效仿一下。
    搞一个「儒家学堂」来教导大家儒学经典。
    以推广儒家先贤的经典。
    淳于越的门生季行,在得知老师的想法后,不由得有些怀疑的道:
    “老师,我们弄这「儒家学堂」,能行吗?”
    “廷尉他那律法学堂,虽然名为传授律法知识。”
    “但是实际上,同样也在传授如何用那律法来解决策论一道上的问题。”
    “可是咱们这儒学经典,在策论之上......”
    淳于越听到后,摇头道:
    “我儒家诸多经典,难道就不能用于策论了吗?”
    季行听后扯了扯嘴角:我是这个意思嘛!
    在季行看来:
    如今陛下重视法家,大秦也是以法国家。
    法家天然就吃香。
    策论自然也大都需要用法家之法来作答。
    虽然陛下说科举不局限于一家言论,但是评判试卷的是官员又不是陛下。
    而这朝堂之上,到底是法家官员多还是儒家官员多。
    这不是一目了然的嘛!
    要是真用咱们儒家的思想来解答,那怕是全都是低分吧!
    策论这东西全凭主观判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