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综合其它 > 鉴昭行 > 鉴昭行 第21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鉴昭行 第217节

    “几乎所有官员都在观望,明日,金銮殿应当会就此事展开讨论。”
    “无论如何,都会有人找林家问话的。”
    林知清点了点头:“这一点我明白。”
    “陆淮,你帮我盯住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其他的,等明日早朝以后再说。”
    “好。”陆淮答应了下来:
    “林家两位伯父都不能上朝,户部左侍郎乃是我的老师,我与他会多留意林家之事的情况。”
    陆淮这是在给林知清透底。
    户部尚书如今年岁已高,再过不久便要辞官。
    到时候,这位户部左侍郎便是板上钉钉的户部尚书。
    这也是为何陆淮能在户部说得上话的原因。
    林知清颔首:“我如今与镇远侯府也算是撕破了脸,你明日着重看看那些官员的态度。”
    “我想判断一下,我父亲一事,除了镇远侯府以外,还有没有人插手。”
    “好,我明白。”陆淮起身,不由得叮嘱了一句:“你一定要保重。”
    “嗯,你也是。”林知清亲眼看着陆淮消失在窗外。
    第271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她合上窗户,想到明日,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报纸是林知清一回来就开始着手准备的。
    她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点发报纸,是因为知道镇远侯府势大。
    除非有手段牵制镇远侯以及江流昀,要不然,消息很有可能会被对方用手段压下来。
    而且,林知清想确认此事除镇远侯府以外还有没有人参与。
    一夜的时间,足够事情发酵了。
    当天夜里,除林知清和林泱泱外,其他林家人均彻夜难眠。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空泛起鱼肚白。
    林从礼和林从砚一大早就一直在等待着朝廷的人上门。
    即便林知清提前打过招呼,让他们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他们面上没什么异常,可行为却不经意间透露出了紧张。
    直到用过早膳,林知清才姗姗来迟。
    只不过,他们等了许久,都没有人来访。
    林知清知道定然是早朝出问题了。
    因为通敌叛国乃是大罪,无论是镇压流言还是重审冤案,都需要朝臣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讨论。
    如今还没有定论,那就是讨论还没结束。
    林从砚心中没底,开口问道:“知清,我们还要继续等吗?”
    林知清翻着手中的策论,指尖点了点桌子:“不必,先前我便让你们回去等了,你们偏不放心。”
    林从礼面目严肃:“这么大的事,除了你和泱泱,其他人怎么能不担忧?”
    “说到堂姐,大伯,四叔,你们真应该同他学习一下。”林知清笑了笑,压低了声音:
    “堂姐现在已经不在府中了。”
    听到这话,林从礼登时皱起眉头:“什么?不在府中,这种时候她还往外跑,成何体统!”
    “大伯,你别激动。”林知清扶额:
    “是我让她出去的。”
    “我们总不能真的等着朝廷的人上门,再去分析他们的态度吧?”
    “堂姐武功高强,又不会被大理寺看守的人发现,她能出去打探消息自然是最好的。”
    提到这些,林从礼便有些无话可说了。
    林家在朝堂上无人,无非就是他们无能。
    如今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小辈身上,他的老一套处事方法又带出来了。
    几人正说着,木婶便前来通报了:
    “小姐,泱泱小姐回来了。”
    “快将堂姐请上来。”林知清摆了摆手。
    林泱泱进门以后,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茶水:
    “渴死我了,我今日跑了小半天,又不敢露面,嗓子都要冒烟了。”
    “不过好歹没白跑一趟。”林泱泱放下茶杯:
    “外头的人都在讨论那首打油诗。”
    “信的人多还是不信的人多?”林知清开口问。
    林泱泱想了想:“不信的人占大多数,不过也有人觉得镇远侯府不如表面上的良善,七三开吧。”
    这个比例还在林知清的预料当中。
    别的不说,镇远侯府在盛京城中乃是有名的名门望族。
    平日里发生天灾人祸,镇远侯府总是施粥放粮,博得不少美名。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镇远侯府虽然伪善,但对于黎民百姓来说,这样的人同通敌卖国的林家比起来,可信多了。
    “事情难得越大越好,上头总不会坐视不理的。”林知清怕的是谁也不知道这件事。
    有人传播,不管是好是坏,这才是好事。
    林泱泱挠了挠头:“那不信镇远侯府的一部分人,多半是因为你和他的婚事。”
    “婚事?”林从砚皱眉:“这与信不信三哥通敌叛国有何关系?”
    林泱泱撇嘴:“那群有眼无珠的人,说不相信镇远侯府会看得上一个三无千金。”
    “从这一点出发,说镇远侯府确实像演的。”
    “荒唐!”林从礼甩了甩袖子:“我林家如今虽然没落了,但还是正儿八经的侯爵之家,况且知清聪明伶俐,他们……”
    “大伯。”林知清打断了他的话:“缘何要同一群不知内情的人计较。”
    “这其实也是一桩好事。”
    果然,无论是在哪里,关注八卦的人都不少。
    林知清朝着林泱泱挥了挥手:
    “堂姐,你去东市的百珍楼一趟,让他们重新写一份报纸出来。”
    林泱泱凑了过来:“没问题,写什么?”
    “就写:爆!镇远侯世子江流昀喜欢的竟然是她!底下的小字就写春日宴时,江流昀帮平宁郡主捡扇子的事。”
    “那团扇是白色的,上头绣着江河大海。”
    “让他们写得肉麻一些。”林知清不忘叮嘱。
    这样的行为,是想让百姓们以为江流昀同平宁郡主有私,从而加深江流昀不喜自己的印象。
    只有这样,才能同那首打油诗中刻意与孤女定亲的事更加契合。
    反正平宁郡主也不是什么好人,若是她听到这种消息传出来,保不齐还要谢谢林知清。
    林知清将腰间的望舒鉴拿了下来,放到了林泱泱手里。
    看到这一幕,林从礼同林从砚对视一眼,皆是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
    百珍楼这个名字他们并不陌生,这是东市有名的珠宝铺子。
    先前他们并不知这地方同林家有何关系,但那首打油诗最初便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也就是说,那地方为林知清所用。
    林知清观察到了二人的表情,不过她并没有多说。
    上次她去汴梁,林青山给了他许多林家暗处的东西。
    其中,就包括这万珍楼。
    确切来说,这些地方应当是从前她的父母置办的,望舒鉴便是驱使他们的那把钥匙。
    不得不说,这地方藏得极深,林知清从前并未发现过任何端倪,如今倒是用上了。
    随着她的思绪流转,不一会儿,林泱泱便回来了。
    从她脸上的幸灾乐祸的表情便能看出来,这法子效果不错。
    要不是林泱泱打探的消息,林知清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造谣嘛,谁不会呀?
    如今,只看朝堂那一头了……
    林知清看向院门外,轻轻吸了一口气。
    好在,他并没有等太久。
    临近子时,舒清阁之外传来了一声熟悉的脚步声。
    陆淮来了。
    他带着消息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