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综合其它 > 替姐姐嫁入宅门的第四年 > 替姐姐嫁入宅门的第四年 第90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替姐姐嫁入宅门的第四年 第90节

    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
    是上一次她发现沈景湛对她用菜喜恶的口味问过。
    他那时候便跟她解释过。
    “原来如此。”祝吟鸾颔首。
    已经知晓了情由,她却觉得怪怪的。
    沈景湛对她的了解好似……到了一种了如指掌的地步。
    这是错觉吧。
    沈景湛应当是过目不忘,记忆力出众,所以才十分淡然吧。
    “……”
    祝吟鸾送了沈景湛出去。
    折返之时小丫鬟来传话,说沈夫人找她。
    到正厅之后,看到桌上摞起来的账目,以及账房先生和管事的婆子们,祝吟鸾便知道沈夫人找她做什么了。
    为了管家的事情。
    果不其然,沈夫人先问她身子还好不好?祝吟鸾道好,沈夫人便直接说从今日起让她学着管家的事情。
    沈景湛朝廷的事情快要忙完了,沈老太太的身子也渐渐好转,沈夫人自然要要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怕两人离开。
    “你会看账吗?”沈夫人问。
    “会一些。”祝吟鸾谦虚回,没说她不仅会看账目,还会划账,算账什么的更不在话下,而且速度很快。
    可显然沈夫人没有把她说的会一些放在眼里,只当她什么都不会,这样说是周全面子而已。
    朱夫人市侩,根本不看重祝吟鸾,怎么可能会教她看账管事?更何况,她被卫家休弃恐怕不只是祝家的挤兑。
    手把手从头教起,沈夫人是没耐心的。
    谁知道祝吟鸾底子怎么样?说不定连字都不识。
    说到字……
    沈夫人连忙又问她识不识字?
    “识得的。”
    问完之后,沈夫人又觉得问多余了。这些时日祝吟鸾一直在韵梅堂那边帮着沈老太太抄了好久的佛经,怎么可能不识字?
    “识得就好。”
    她指了一个管事的婆子先教祝吟鸾怎么看账目,说让她看会了再说。
    祝吟鸾没有迕逆,听从沈夫人的安排,跟着管事的婆子,听着对方教她看账,就当是再次温习一遍看账的知识,查缺补漏了。
    不得不说,大户人家的婆子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
    教她看账的方法,是她经过无数次摸索自己总结出来的快速方法。
    沈夫人偶尔朝祝吟鸾看去一两眼,发现她学得很认真,看起来倒像是那么一回事,也不知到底会不会。
    午膳自然是在这边跟这个沈夫人用的。
    期间,沈夫人道再过两日,沈景湛的妹妹沈蔻玉便要抵京了。
    之所以要清点家中账目,一来要给小丫鬟们发放月钱,二来也是要筹备她的婚宴。
    “婆母已经选好了人吗?”祝吟鸾问了一句。
    “还不曾,青年才俊的册子倒是拟好了,回头我拿给你,你带回去让听澜这个做哥哥的也帮忙掌掌眼。”
    “是。”祝吟鸾点头。
    没吃两口,沈夫人又问起二房沈嘉显调令的事情。
    祝吟鸾正纳闷沈夫人怎么也知道?但转念想到都是沈家事,沈夫人知道了追问也不足为奇,毕竟沈夫人和二房夫人的关系还不错。
    她回想着沈景湛告诉她的话,一字不漏地说了。
    沈夫人听罢多瞧了她一眼。
    沈景湛历来不会在家中提及朝廷的事情,沈老太太都难以从他的口中问到消息。
    只有沈侯爷能问他,没想到祝吟鸾去问,他就说了?这简直没有丝毫的避忌,原还以为祝吟鸾套不到什么消息呢。
    祝吟鸾不明所以沈夫人看她做什么,却没有问。
    自然她也就不知道沈夫人在想什么。
    用过午膳,为着方才的事情,沈夫人不只是让祝吟鸾单纯看账了,有意把她带到身边,还给她分了一些活,让祝吟鸾实践上手,比对着账本合计侯府本月的采买花销。
    不放心祝吟鸾一个人,又多分了两个婆子在旁边盯着,怕出乱子。
    沈夫人没想到,她这边库房的分账都没有做好,递给祝吟鸾的账目她已经合计完了。
    起初她察觉到祝吟鸾不动,还以为她遇到了什么难处,刚要问,旁边的婆子已经说祝吟鸾算好了。
    “算好了?”沈夫人意外。
    “是。”婆子们点头,甚至没有帮忙帮上半点忙。
    沈夫人惊讶,并不相信。
    她把账本给接过去,发现祝吟鸾把账目核对得十分准确清晰,遗漏错处的地方她都勾出来了。
    这账本有些勾勒出来的细微之处,沈夫人自问,她要是一目十行都未必能够看出来问题。
    祝吟鸾竟然看出来了,还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她只花了小半炷香。
    不仅仅是账目做得好,她的字也写得整洁娟秀,完全不输给她的女儿沈蔻玉。
    若说祝吟鸾聪慧,能够在这么短的时日内学会看账快速上手,那她的笔墨绝对是下功夫练过的。
    这练字最是考验人,耐性,定力,感悟,缺一不可。
    沈夫人又看了一眼账目。
    压下心里的惊叹,面不改色嗯了一声,重新给祝吟鸾分了剩下的账目。
    这一次,她亲自看着祝吟鸾对账,想要看看她有没有假手于人?或许是旁边的婆子指点呢——但沈夫人也很清楚,基本上不可能。
    在她的注视之下,祝吟鸾面不改色投入算账当中。
    被人这么盯着,她也能够丝毫不受干扰,很快就核对好了账目,所用的时辰比刚刚还要短。
    沈夫人接过去查验,一如方才,没有丝毫的错漏。
    若说刚刚给予祝吟鸾的重视是因为沈景湛,此刻她多看祝吟鸾两眼,全是因为祝吟鸾自身的本事。
    “你的账目做得那么好,方才怎么才跟我说会一些?”沈夫人问。
    祝吟鸾道,“这都是婆母适才派人教了媳妇的功劳。”
    她倒是会说话,谦逊得很呐。
    也是,能这么快就入了沈老太太的眼睛,就不该轻视她。
    接下来的时日,沈夫人带着祝吟鸾一道做账。
    没想到,沈夫人昨日预想的祝吟鸾拖她后腿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
    在祝吟鸾的帮助之下,她今日甚至空了不少闲。
    祝家女不仅仅会看账,算账,划账,她似乎……还很擅长观察,懂得怎么用人。
    跟这些账房先生,管事婆子们共事一个中午而已,她便能够快速记下谁是做什么的,谁的记性好,谁算账快,谁点账可以,优点记得,短缺也不曾遗漏。
    这是一把好手啊。
    在最后收尾的一个田庄铺子里,沈夫人有意用这笔烂账考究她。
    给她看了田庄的账目,让她算了账之后,才问她田庄哪些人该换,哪些人要留下?
    她酌情思考一二,提了一些人,换了一些人。
    沈夫人问她为何要这样变动?
    指着田庄没有被换掉反而提拔起来的二管事,“这人近几年总贪利钱,你竟然觉得这样的人可用?”
    “婆母,媳妇说句大不敬的话,掌事用人不该过于严苛钻利,有些时候合该睁只眼闭只眼,媳妇看了这个管事的身契,他在沈家田庄上干几十年了,前几年都很老实本分。”
    “因为顶上庄头大管事压着,几年不给人涨薪,反而克扣,他贪利想来也是为了添补家中,更何况这利钱并没有贪多,这是一笔可以放失的小数目。”
    祝吟鸾再指了指这二管事儿子的身契,也是沈家的人,册子上写着他前些年上树摘果摔伤了腿,至今没做活了。
    这二管事开始贪利钱的那一年,正巧是他儿子摔断腿的年份。
    沈夫人意外于她的细心,查人贪利之时,还能特查原因。
    不仅仅是沈夫人,就连旁边的管事婆子们都惊于祝吟鸾思虑的层面。
    “那边的庄子离京太远了,再派新的人过去一时之间也难以完全接管下来,不如严惩了大管事,提二管事,拨可用的人放到二管事的底下做事,顺势跟查庄子各处,也考究考究这管事的品性,若这二管事聪明能够领悟沈家恩情,他必知悔改,若不能,再不收敛,可派考究的人接手他的位置。”
    “如此……也能够安人心了。”
    祝吟鸾说完许久,沈夫人看了她好一会,“……就依你所说的办,我且看几月,能不能成行。”
    “是。”祝吟鸾颔首。
    这一日跟祝吟鸾接触下来,沈夫人无比意外。
    夜里沈景湛和沈侯爷归家,祝吟鸾还在沈夫人这边,众人也就聚到这边用膳。
    用过晚膳,沈侯爷跟沈景湛还有公务要商讨。
    祝吟鸾跟着沈夫人去探沈老太太,主要也是为了沈蔻玉的婚事。
    沈老太太翻着看了看,说册子上的青年才俊都不错,但要看看沈蔻玉的意思,又问她到什么地方了?
    沈夫人说已经过泾河了,“后日应当就到了。”
    “小半年没见这丫头了,也不知她是瘦还是胖。”
    “母亲惦记着,玉儿自然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