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大国日化1981 > 大国日化1981 第21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大国日化1981 第217节

    就是利用对方给出的条件, 最终导出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一看就极为荒谬的结论。
    这种荒谬的结论一看就是假的,那么对方非但论点是错的, 还会给人以荒谬的感觉。
    现实也是这样, 杰奎琳的反问一出,饶是在安静肃穆的庭审现场, 也有人忍不住发出了轻笑声,这笑声仿佛是传染,几乎立刻,就有人跟着笑了出来, 因为实在是太好笑了。
    这也太牵强了, 你用1993年的数据和1984年的协议凑在一起告别人垄断,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周渔观察到,虽然陪审团没有人笑出声, 但大多数人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让控方的表情不太好。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完全无关,毕竟君子之约的确是横向垄断协议, 有了这个为由头, 那么就可以发散理解为,在夏国, 他们对外出口的时候,是有这样的惯例, 也就是说, 他们在默默遵守这样一个规则。
    那么, 这种垄断的推断就可以预设成立。
    但是,周渔的舆论战打的太好了,他们用了全美最出名的新闻节目, 不计期数,不计时长地为大家普及,这个约定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他们是多么的不得已。
    在这样的先入为主的宣传下,大家不会觉得这是横向垄断协议,大家只会觉得,这是不得已的反抗。
    这本就是受到欺负后的反击,如今经过杰奎琳的加工,跟93年的夏国日化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放在一起,变成了驴头不对马嘴的谬论,这让他们想要推论完全没有了土壤。
    他们只获得了嘲笑声。
    佩洛西法官敲响了法槌:“肃静!”
    几乎立刻,法庭里安静了下来,但控方律师乔治知道,他们很可能已经在审判员心中形成了荒谬的为了告对方垄断而不择手段的印象,这场太难了。
    此时,他不由看向了詹姆斯,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在垄断案件中引入陪审团,他们知道什么?而且为什么要在这个案子中引入陪审团,他们难道都是鱼脑袋,忘了华美日化和usi是怎么对付《昨日美国》和bj的吗?
    这是个无比糟糕的决定!但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
    他只能快速想怎么挽回颓势,事实上,这很难了,因为在法庭里大家还有所顾及,而在法庭外,看着直播的人们,几乎在杰奎琳问出后立刻就哈哈大笑起来。
    有人甚至讽刺道:“哦,看看我们的钱养出了什么样的废物!”
    而在《真相是什么》演播厅里,对待杰奎琳的发挥,和乔治他们的窘境,嘉宾们也只能报以微笑。
    此时,杰奎琳冲着法官说道:“我没有其他问题了。”然后回到了律师席。这会儿,她已经完全瓦解了控方的逻辑大厦,随后她只需要证明,这个君子之约不是为了垄断是自保就可以了。
    周渔已经通过前期的舆论证明了,她可以说,现场大部分人都看到了那些证据,她只需要陈述就可以。
    所以,杰奎琳就更放松了。
    控方的下一个证人,也是熟人,是1984年夏国秋交会美国黄石贸易公司的采购商琼斯——她在当年因为时间紧迫,是第一个跟日化厂签订采购合同的。
    而这次,控方需要证实的则是:当时夏国日化企业的确联合起来控制价格。琼斯也的确这么说的:“是的,我们认为他们的价格比较高,还有谈判的可能,所以想要让他们降一下价,但是他们拒绝了。”
    这话一出,庭审现场就有了轻微的嘘声,毕竟,他们将无耻的事情说的那么冠冕堂皇。
    琼斯面色不改,显然不觉得他们的做法有任何问题。
    这让观众席的夏国人都恨得要死,他们中间大部分人都经历了当年那三天时间,价格从12美分压倒了9美分,他们不答应,所有大采购商整整两天半,无一人来谈价,他们甚至还在背后使用离间计。
    如果不是龙平梁和关励两家也是被告,他俩恨不得现在上场指出当时琼斯们的无耻和卑鄙。
    不过好在,杰奎琳有所准备,她直接发问:“他们给出的价格是12美分吗?”
    琼斯点头:“是的。”
    杰奎琳接着问:“你们想要多少价格?”
    琼斯回答:“9美分。”
    杰奎琳再问:“当时美国普通肥皂的出厂价是多少?”
    《真相是什么》做了节目,琼斯显然看过了,她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国际采购,对国内不清楚。”
    琼斯也没有任何的为难,而是直接要求质询下一位证人,来自于辩方的证人古月民。
    一上场,杰奎琳就要求古月民进行自我介绍。古月民是这么说的,“我是好又多连锁超市的总经理古月民,好又多在美国已经经营了20年,拥有27家分店,我自己在美国经营连锁超市已经12年时间了。”
    自然,杰奎琳问他1984年肥皂的进价是多少,古月民肯定地说:“厂家不同各有不同,经销商不同,所以价格也不一样,在25美分到27美分之间,我们的售价在30到33美分左右。”
    杰奎琳接着问:“那如果,一块肥皂出厂价12美分,加上一美分的运费到美国,你认为这个采购商有赚头吗?”
    “那当然,要知道,13美分距离25美分还有12美分的利润,这几乎是一倍的利润。如果有一个生意,我投资100万可以拿到200万的回款,可以这么说,我愿意将我的全部身家都押在上面!”
    杰奎琳说:“也就是说,你认为这个利润空间已经足够了。”
    “是的。”古月民的声音特别的铿锵有力,“足够了。”
    杰奎琳说谢谢,随后说道:“从证据表明,在1984年秋交会进行采购的琼斯等人,是贪得无厌的,他们明明已经有高额利润,却依旧想要拿到更多。即便对方已经完全没有了利润。”
    乔治立刻站了起来:“法官大人我反对,对方律师在进行人身攻击。”
    杰奎琳却说道:“我认为这是结论而不是攻击。我在刚刚的陈述环节就已经讲过了,9美分的价格是根本没有任何利润的,如果加上包装等,工厂是在赔钱。”
    “而琼斯等人,拿捏了夏国日化企业想要创汇的心理,对其进行施压,想要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完全是不公平的。为了反抗这种不公平,为了让自己的工厂可以得到应该得到的利润,为了让工人可以拿到应该能够拿到的薪水,当时当地所有的夏国参展日化企业联合起来,写了这么一份君子之约。”
    “他们为的不是抬高价格拿到更多的利润,他们为的是保护自己拿到应有的报酬。请问,这怎么能叫垄断呢。”
    “我认为,如果这叫垄断的话,那么在208年前,在现在我们站的这片土地上,我们曾经发表的《独立宣言》,是错的吗?”
    “摆脱压迫,拥有贸易的自由,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追求的。
    如果美国人可以有独立宣言,为什么受到欺负的夏国人不可以有君子之约,对待不公正的反抗在任何时候都会有的,而且美国人不能只赞扬自己,而蔑视其他。
    当我们追求到自由的时候,凭什么认定别人的追求是垄断呢?”
    杰奎琳的这番话说完,全场可谓是鸦雀无声,但是周渔明显地看到,不但是陪审员脸上出现了动容之色,法官佩洛西一直严肃的表情也缓和了,她冲着杰奎琳说道:“反对无效,请继续!”
    周渔就知道,没有悬念了。
    的确是这样,结果显而易见,即便没有当庭宣判,每个人都知道,答案应该是什么。
    而当庭审结束,周渔带着大家走出大门的时候,看到的是比来的时候更多人,这里面有很多黑头发黄皮肤的华裔,也有很多美国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支持着华美日化等63家企业。
    与此同时,媒体上的报道络绎不绝,公众人物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发声。
    评论家特蕾莎说道:“我没有看到尽职尽责的国家部门,我只看到了一群无能的政客,他们试图用结论去推证据,用来收拾他们准备收拾的企业,事实上,我们只看到了无耻!”
    经济学家西蒙就坦言:“这不是正常贸易活动,只有强盗才会不顾别人死活,极力压低价格,这是不道德的,任何反抗都是正常的。”
    而大律师威尔逊也公开对美国司法部进行了批评:“美国司法部和贸易委员会在干什么?他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稀里糊涂的证据来论证一桩根本不存在的垄断案件,如果这就是他们的水准,我为我们的国家感到担忧。”
    甚至连参议院议员塞西尔都对此进行了批评:“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公众的反应虽然左右不了陪审团的决定,但显然也代表了大众的意见,而偏偏这个案子就使用了陪审团制,在庭审结束一个星期后,终于宣判:陪审团认为,1984年夏国秋交会,夏国日化企业联合起来达成君子之约导致的固定价格出口,并不构成垄断。
    华美日化等63家夏国日化企业胜诉!
    而对于美国司法部和贸易委员会来说,这个结果他们早有判断,虽然最好的遏制夏国日化企业的机会没有了,但他们其实现在已经不为这个担心了。
    他们如今担心的是另一件事——在这场官司中,华美日化展现了它恐怖的影响力。
    华美日化渗入了美国的各行各业,它在美国扎根并形成了自己庞大的关系网络,没有人可以对付它。
    而这次诉讼,他们非但没有阻止华美日化等夏国日化企业的脚步,反而让美国人更了解他们,可以预见的是,华美日化等夏国日化企业将会继续肆无忌惮的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壮大,没有人可以阻挡它!
    第163章
    的确再也没有任何事情, 可以让华美日化停止脚步。
    1995年,华美集团收购了美国连锁便利店品牌格林,和挪威石油公司旗下便利店sr, 正式进军国际零售行业。
    1996年, 梅树村门市部改名为梅树村连锁超市,正式出击海外。
    1997年, 华美日化欧洲技术中心建成,同时欧洲分公司成立。
    1998年,华美品牌日化产品正式登陆欧美,中草药牙膏、洗发水, 成为新的流行趋势。
    1999年, 华美日化收购了国际著名护肤品牌女士的护肤线, 进入到护肤领域。
    2000年,华美日化在全球营收总额超过500亿美元, 产品在全球140多个国家畅销,成为名副其实全球日化第一。
    2001年9月27日,周渔一大早就收拾好了东西, 没多会儿, 周朵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姐,我到楼下了, 姐夫来不来?你东西多吗?要不要我让石鹏去接你。”
    石鹏就是周朵的那位师兄,两个人从研究生开始谈恋爱, 等着周朵博士毕业后终于修成正果, 已经结婚数年, 孩子石佳都已经六岁了。
    听着妈妈打电话,石佳也在电话里说:“大姨,我想你。”
    周渔在电话里亲了石佳一口, 这才说:“他出差了,没什么东西不用上来。”
    说完,她拿了包就下了楼。
    他们这是一起去梅树村,1981年的9月27日,周渔带着自家的菜第一次跑到市里卖菜。周渔都忘了这事儿了,可是村里人记得,他们认为这是梅树村从贫穷卖向富裕的第一天。
    91年的时候村里就庆祝过一次,今年早早的,村长周福军就打了电话来,给周渔说:“我们商量了商量,还是想庆祝一下,你有空来吗?”
    这有什么没空的,周渔虽然不缺房子,但说真的,住的最舒服的还是梅树村。平时没事儿还要回来住两天呢,何况是这种大活动?
    等着下了楼,就瞧见等在电梯口的佳佳,小姑娘软软糯糯的,见面先叫了声大姨,然后又一副看不出来什么内容的画递给了周渔:“送给大姨的。”
    等着往车上走了,周朵才得意的说:“我闺女可爱吧。”
    周渔点头:“比你可爱多了,你小时候就会数钱。”
    周朵老不愿意呢,“我就知道,你还在怨我没有履行诺言。要不这样,我给你个亲亲吧,省的你老提。”
    周朵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如今已经是南河大学经济学院的副教授,自然不能给周渔管钱了,她对此颇为抱歉,毕竟当初她可是信誓旦旦要帮忙的,所以很长时间都在提这事儿。
    周渔嫌弃得很:“不要,还是佳佳亲我吧,你已经失宠了。”
    石鹏开车,车子很快从省会往南州开去,如今修了高速路,速度比原先快多了,过去回一趟南州怎么也要四五个小时,如今一个半小时足够。
    快到南州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
    佳佳指着说:“好多大棚,都是种蘑菇吗?”
    南州这边已经成了全国的菜篮子,所以家家户户地里都是大棚,如今已经快到十月,地里的最后一茬地面菜开始收尾,已经有不少菜户在收拾大棚了。
    从车里望出去,连绵不绝,仿佛成了大棚的世界。
    等着进了市里,更是跟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南州是北方冬季菜集散中心,外加华美日化的大部分工厂都在这里,来此交易的人多了,南州市区自然要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发展的特别快。
    整个市区不但街道宽敞,高楼林立,还特别繁华,车子经过了中华大街,周渔看出去,街道的两旁都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她还瞧见了梅树村便利店。
    90年后,他们就定了会员日是每月的27日,在这一天买东西送鸡蛋。如今,已经从过去的送一个发展到了送半打六个,所以老太太老大爷们对此依旧兴趣盎然。
    周渔上次听梅树村南州总经理周雪还说呢:“有个大娘,已经在咱们这里买了二十年的东西了,每个月都来领鸡蛋。说咱们的好吃。”
    当然,周渔还看到了利民小馆,很多地区的国营饭店在九十年代就倒闭了,姜桂香经营有方,直至今日,利民小馆还是南州人民最爱去的老饭店,用大家的话说:“这里都是回忆啊。”
    车子又走了一段,周渔还看到了如今年轻人最爱去的饭店——南州印象,这是姜桂香退休后闲不住,干脆自己开的饭店,五年时间已经发展的很好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